山川随处有芳菲,老大情怀与旧非。
已恨莺声惊晓梦,岂堪花气著人衣。
家蔬未省添新斸,宰木应曾长旧围。
终向畏涂无所得,好风佳月不如归。
〔斸〕大锄。挖,掘。〔证〕杜甫《所思》诗:“徒劳望牛斗,无计斸龙泉。”《古代汉语词典》
〔宰木〕【宰木】冢木,墳墓上的樹木。公羊傳僖三三年:“若爾之年者,宰上之木拱矣。”穀梁傳僖三三年作“子之冢木已拱矣”。左傳僖三二年作“爾墓之木拱矣”。宋黃庭堅豫章集二奉答謝公靜與榮子邕論狄元規孫少述詩長韻詩:“謝公遂如此,宰木已三霜。”謝公,謝師厚。《辞源》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072
宋湖州烏程人,字令舉,號白牛居士。仁宗慶歷六年進士。嘉祐四年復舉制科第一。官著作佐郎。神宗熙寧三年,以屯田員外郎知山陰縣。反對“青苗法”,疏謂其法乃“別為一賦以敝海內,非王道之舉”,責監南康軍鹽酒稅。有《都官集》等。
全宋詩:陳舜俞(?~一○七五),字令舉,因曾居秀州白牛村,自號白牛居士,湖州烏程(今浙江湖州)人。仁宗慶曆六年(一○四六)進士,授簽書壽州判官公事(《都官集》附陳杞跋、《至元嘉禾志》卷一三)。嘉祐四年(一○五九),由明州觀察推官舉材識兼茂明於體用科,授著作佐郎、簽書忠正軍節度判官公事(《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九○)。神宗熙寧三年(一○七○)於知山陰縣任上以不奉行青苗法,降監南康軍酒稅(同上書卷二一二)。熙寧八年,卒。有《都官集》三十卷,已佚。清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及他書輯爲十四卷(其中詩三卷),近人李之鼎刻入《宋人集》甲編。《宋史》卷三三一有傳。陳舜俞詩,據李刻《宋人集·都官集》爲底本,參校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并酌校他書。另從《會稽掇英總集》、《輿地紀勝》、《永樂大典》等輯得集外詩若干,編爲第四卷。
《中国人名大词典》:(?—1076)北宋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字令举,号白牛居士。庆历进士。嘉祐四年(1059)复中制科。少学于胡瑗,后师欧阳修,与司马光﹑苏轼友善。曾为签书寿州判官﹑著作佐郎。后弃官居秀州白牛村,因以为号。熙宁中,以都官员外郎知山阴县,青苗法行,以为“别为一赋以敝海内”,兼并将更甚,责监南康军盐酒税。有《都官集》﹑《庐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