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德岂孤迈,降神良并出。
伟兹廊庙桢,调彼盐梅实。
正悦虞垂举,翻悲郑侨卒。
同心不可忘,交臂何为失。
清路荷前幸,明时称右弼。
曾联野外游,尚记帷中密。
新恸情莫遣,旧游词更述。
空令还辱和,长叹知音日。
苏颋(670年-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苏颋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苏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大辞海》:苏颋(670—727)唐文学家。字廷硕,京兆武功(今属陕西)人。调露二年(公元680年)登进士第,袭封许国公。开元间居相位时,与宋璟合作,共理政事。工文,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当时和张说(封燕国公)并称为“燕许大手笔”。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苏廷硕集》,清人辑有《苏许公文集》。
《中国文学家大词典》:(670——727)字廷硕,行五,京兆武功(今属陕西)人。苏瓌子。年十七,登进士第,授乌程县尉。万岁登封元年,举贤良方正科,除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历监察御史﹑起居郎﹑考功员外郎﹑考功郎中。神龙中迁给事中,加修文馆学士,拜中书舍人。时苏瓌同中书门下三品,父子同掌枢密,时以为荣。迁太常少卿。景云中,丁父忧。服阕,为工部侍郎,袭封许国公。擢中书侍郎,与紫微侍郎李乂对掌文诰,号为苏李,玄宗以为可与苏味道﹑李峤相媲美。开元四年,迁紫微侍郎﹑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与宋璟同知政事。八年,罢为礼部尚书,寻出为益州长史。十三年,复入朝知吏部选事。十五年卒,谥曰文宪。自景龙后,颋与燕国公张说俱以文章显名,称望略等,所作制诰,矞皇典丽,时号“燕许大手笔”。李德裕曰“近世诏诰,惟颋叙事外自为文章”(《旧唐书》本传引)。又工诗,间有佳构。《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文集三○卷,已佚。《全唐文》卷二五○至二五八录存其文九卷,《唐文续拾》卷二辑补一篇;《全唐诗》卷七三﹑七四录存其诗二卷,《全唐诗补编·续拾》卷一○补一首。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八八﹑《新唐书》卷一二五本传﹑韩休《唐金紫光禄大夫礼部尚书上柱国赠尚书左丞相许国文宪公苏颋文集序》。(金涛声)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670—727
唐京兆武功人,字廷碩。蘇瓌子。幼敏悟強記。武則天時擢進士第。累遷中書舍人。襲封許國公,號“小許公”。玄宗開元間進同紫微黃門平章事,與宋璟同理政事。工文,朝中文件多出其手。與燕國公張說并稱為“燕許大手筆”。罷為禮部尚書,卒謚文憲。有集。
《唐詩大辭典修訂本:》【生卒】:670—727
字廷碩。排行五。京兆武功(今陝西武功)人。弱冠登進士第,授烏程尉,累遷右臺監察御史。中宗時,歷任給事中、修文館學士、中書舍人。睿宗時,升任工部侍郎,襲父爵許國公,世稱蘇許公。玄宗開元四年(716)起為宰相4年,后轉禮部尚書,又出為益州大都督府長史。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蘇頲以工文稱,朝廷制誥,多出其手,矞皇典麗,與燕國公張說并稱“燕許大手筆”。亦工詩,典雅秀贍,唯不及文名之盛。原集已佚,明人輯有《蘇廷碩集》2卷。《全唐詩》存詩2卷,《全唐詩續拾》補入1首。
《唐诗汇评:》苏頲(670-727),字廷硕,京兆武功(今属陕西)人。弱冠举进士,授乌程尉。神龙中,累迁至给事中,加修文馆学士,拜中书舍人。景云中,父丧免,起复为工部侍郎,袭爵许国公,转中书侍郎。开元四年,迁紫微侍郎、同平章事。八年,罢为益州长史、剑南道按察使。頲工诗能文,才思敏捷,与燕国公张说均以文章显,时号“燕许大手笔”。有《苏頲集》三十卷,已佚。今《苏许公文集》十一卷乃清苏廷玉所辑。《全唐诗》编诗二卷。
《古代作品中的评论》:
《新唐书本传:》(頲)自景龙后,与张说以文章显,称望略等,故时号“燕许大手笔”。
《《艺苑卮言》:》开元彩笔,无过“燕许”,制册碑颂,春容大章。然比之六朝,明易差胜,而渊藻远却,敷文则衍,征事则狭。许之应制七言,宏丽有色,而他篇不及李峤;燕之岳阳以后,感慨多工,而实际不如始兴。
《《唐诗品》:》许公天命英标,夙年妙悟,遭时丰豫,大启菁华,凡宴赏览游,靡不应制。虽君臣道合,侪辈同声,足以成其令节,而祥麟威凤,世所罕睹,盛时气候,亦可想见之尔。或曰:绮丽太胜,音节太缓,许公安得而辞焉?予解之曰:诗有六义,颂声独扬,非浑厚不足以庄其体,非藻丽不足以华其节,视之郁积感思之言,其尚异矣。识者谓许公有宫调,其殆此乎?
《《诗源辨体》:》苏頲七言律,较云卿虽其流畅,而整栗雄伟弗如。至如“宫中下见南山尽,城上平临北斗悬”、“山光积翠遥疑逼,水态含青近若空”,亦初唐佳句也。
《《载酒园诗话又编》:》“燕许”并称,燕警敏,许质厚。吾评两公,亦犹庞士元之目顾、陆,一有逸足之用,一任负重之能也。《饯阳将军兼源州都督御史丞》曰:“旗合无邀正,冠危有触邪”,不唯得讽励体,兼两切其职,隐然有陈力就列之义。此真纶綍之才,安得不推为“大手笔”?
《《唐诗观澜集》:》苏公诗气味深醇,骨力高峻,想其落纸时总不使一直笔,故能字字飞动,而无伤于浑雅。
《三唐诗品:》其源出于谢朓,故清俊有馀,偶遇佳题,亦能苍远。唯应制诸篇,词浮于质,自复成章,但为台阁之体。至如桃花温树,讽谏清言,乃亦破端为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