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得舍弟消息二首拼音版

得舍弟消息二首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5 2:00:28

全文注音

  • shè
  • xiāo
  • èr
  • shǒu
  •  
  • táng
  •  
  • jìn
  • yǒu
  • píng
  • yγn
  • βìn
  •  
  • yáo
  • lián
  • shè
  • cωn
  •  
  • shēn
  • qiān
  • dào
  •  
  • shí
  • jiā
  • cūn
  •  
  • fēng
  • βγn
  • hān
  • zhàn
  •  
  • chuí
  • jiù
  • βuè
  • hén
  •  
  • zhγ
  • lín
  • lǎo
  •  
  • zhāo
  • rén
  • hωn
  •  
  • nuò
  • guγ
  •  
  • shuāi
  • wǎng
  • wèi
  •  
  • làng
  • chuán
  • què
  • βǐ
  •  
  • shēn
  • líng
  • shγ
  •  
  • shēng
  • yán
  • miàn
  •  
  • yōu
  • duān
  • qiě
  • suì
  • shí
  •  
  • liǎng
  • jγng
  • sān
  • shí
  • kǒu
  •  
  • suγ
  • zài
  • mìng
  •  

原文

得舍弟消息二首
[唐代]杜甫

近有平阴信,遥怜舍弟存。
侧身千里道,寄食一家村。
烽举新酣战,啼垂旧血痕。
不知临老日,招得几人魂。
汝懦归无计,吾衰往未期。
浪传乌鹊喜,深负鶺鴒诗。
生理何颜面,忧端且岁时。
两京三十口,虽在命如丝。



注释

⑴平阴:县名,隋属济州,天宝十三载(754年)州废,县属郓州。

⑵舍弟:指杜颖。舍,谦词,用于对别人称自己年纪小辈分低的亲属。

⑶侧身:言避寇不敢正行。

⑷寄食:依附别人生活。一家村:指平阴荒僻之乡。

⑸烽举:举起烽火,表示有敌情。酣战:战斗激烈。酣战曰新,见杀伐未休。

⑹“不知”两句:此用《楚辞·招魂》典,表示死期将至,人难相见,魂可招。人,一作“时”。

⑺未期:无期。谓不知何日。

⑻浪传:空传;妄传。乌鹊喜:《两京杂记》:乾鹊噪而行人至。《随笔》云:北人以乌声为喜,鹊声为非。南人闻鹊噪则喜,闻乌声则唾而逐之。

⑼鶺(jí)鴒(líng)诗:喻指为兄弟危难而着急。《诗经·小雅·常棣》:“脊令(鶺鴒)在原,兄弟急难。”鶺鴒,鸟类的一属。

⑽生理:生计。何颜面:谓穷困而惭。

⑾忧端:愁绪。

⑿三十口:当合杜甫和杜颖两家而言。张远注:两京,公在西京,弟在东京也。三十口,合公与弟家属而言,公《赴奉先》诗“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止言十口,可明征矣。


相关推荐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712—770
        杜甫:唐河南鞏縣人,祖籍襄陽,字子美,自稱杜陵布衣,又稱少陵野老。杜審言孫。初舉進士不第,遂事漫游。后居困長安近十年,以獻《三大禮賦》,待制集賢院。安祿山亂起,甫走鳳翔上謁肅宗,拜左拾遺。從還京師,尋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棄官客秦州、同谷,移家成都,營草堂于浣花溪,世稱浣花草堂。后依節度使嚴武,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代宗大歷中,攜家出蜀,客居耒陽,一夕病卒于湘江舟中。甫工詩歌,與李白齊名,并稱李杜。后人又稱其為詩圣,稱其詩為“詩史”。名篇甚多,為世傳誦。有《杜工部集》。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