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汾沮洳拼音版

汾沮洳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5 3:14:37

全文注音

  • fén
  • shī
  • jīng
  • fén
  • βù
  •  
  • yán
  • cǎi
  •  
  • zhī
  •  
  • měi
  •  
  • měi
  •  
  • shū
  • gōng
  •  
    • fén
    • fāng
    •  
    • yán
    • cǎi
    • sāng
    •  
    • zhī
    •  
    • měi
    • yīng
    •  
    • měi
    • yīng
    •  
    • shū
    • gōng
    • háng
    •  
      • fén
      •  
      • yán
      • cǎi
      •  
      • zhī
      •  
      • měi
      •  
      • měi
      •  
      • shū
      • gōng
      •  

        原文

        汾沮洳
        [先秦]诗经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
        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
        彼汾一曲,言采其藚。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

        注释


        ①汾:汾水,在今山西省中部地区,西南汇入黄河。沮洳(jùrù具入):水边低湿的地方。
        ②莫:草名。即酸模,又名羊蹄菜。多年生草本,有酸味。
        ③度:衡量。美无度,极言其美无比。
        ④殊异:优异出众。公路:官名。掌诸侯的路车。
        ⑤英:华(花)。
        ⑥公行(háng杭):官名。掌诸侯的兵车。
        ⑦曲:河道弯曲之处。
        ⑧藚(xù序):药用植物,即泽泻草。多年生沼生草本,具地下球茎,可作蔬菜。
        ⑨公族:官名。掌诸侯的属车。

                     

        相关推荐

        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