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读书拼音版

读书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4 13:19:38

全文注音

  • shū
  •  
  • nán
  • sòng
  •  
  • jiǔ
  • yuān
  • shū
  • qiè
  • jiè
  • zài
  • huāng
  • βáng
  •  
  • hán
  • yǒng
  • gωng
  • xìng
  • wèi
  • cháng
  •  
  • wèi
  • xiǎo
  • fáng
  • quán
  • fàng
  • guò
  •  
  • qiè
  • shēn
  • yào
  • liáng
  •  

原文

读书
[南宋]陆九渊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相关推荐

陆九渊

陆九渊(公元1139--1193年) 字子静,自号象山,人称象山先生,荆门老百姓称之为陆夫子。南宋高宗绍兴九年二月(公元1139年4月)生于江南西路抚州金溪县(今江西省抚州地区金溪县)延福乡青田里。光宗绍熙三年十二月(公元1193年1月)卒于荆湖北路荆门军(今湖北省荆门市)知军事任内。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与朱熹齐名,人称“朱、陆”。 

《大辞海》:陆九渊(1139—1193)南宋哲学家、文学家。字子静,号存斋,自号象山翁,学者称象山先生,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少时家教颇严。乾道八年(1172年)试南宫,中选,赐同进士出身。淳熙元年(1174年),授迪功郎、隆兴府靖安县主簿。六年调建宁府崇安县主簿。九年荐为国子正。十三年冬,主管台州崇道观归江西故里讲学。十四年,在江西贵溪应天山讲学,四方学徒大集。十六年,孝宗内禅,光宗即位,诏知荆门军。绍熙三年十二月十四日(1193年)卒于任所。九渊始创“心学”体系,认为“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其学影响明代王守仁,成为哲学史上有名的陆、王学派。亦擅诗文,其文说理周详,清晰简洁,其诗素朴古雅,有学者之诗的风范。有《象山先生文集》。

《大辞海》:陆九渊(1139—1193)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子静,自号存斋。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曾结茅讲学于象山(在今江西贵溪西南),学者称象山先生。乾道进士。任靖安县、崇安县主簿,国子正,官至奉议郎知荆门军。其学与兄九韶、九龄并称“三陆子之学”。“心学”创始人。提出“心即理”说,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心是唯一的实在,“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认为“心”和“理”永久不变:“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东南西北海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杂说》)试图证明一切道德教条都是人心固有,不可变更。曾会朱熹于信州(今江西铅山)鹅湖寺,在“太极”、“无极”问题和治学方法上,与之长期辩论。主张治学方法应“立大”、“知本”,“发明本心”,即所谓“简易功夫”。批评朱熹倡导做读书穷理功夫是“支离”,认为只要“切己自反”,悟得本心,不必多读书,“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学说后由明王守仁继承、发展,形成陆王学派。著作编为《象山先生全集》。

《大辞海》:陆九渊(1139—1193)南宋理学家。字子静,号象山翁,世称象山先生。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乾道进士,调靖安县主簿,除敕令所删定官。主张恢复中原,为给事中王信所驳,诏主管台州崇道观,遂还乡讲学。光宗时知荆门军,创修军城以固边防。其学与兄九韶、九龄并称“三陆子之学”。“心学”创始人。提出“心即理”说,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心是唯一的实在,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他的学说后由明王守仁继承发展,形成陆王学派。著作编为《象山先生全集》。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