炀帝雷塘土,迷藏有旧楼。
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
骏马宜闲出,千金好旧游。
喧阗醉年少,半脱紫茸裘。
秋风放萤苑,春草斗鸡台。
金络擎雕去,鸾环拾翠来。
蜀船红锦重,越橐水沈堆。
处处皆华表,淮王奈却回。
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
天碧台阁丽,风凉歌管清。
纤腰间长袖,玉珮杂繁缨。
拖轴诚为壮,豪华不可名。
自是荒淫罪,何妨作帝京。
雷塘土:雷塘位于扬州城北十里。原有湖泊,汉代称雷陂,唐称雷塘。隋炀帝陵墓在此,今犹存,现经整修,为扬州北郊名胜。
迷藏有旧楼:捉迷藏还留有过去的楼阁。旧楼:指迷楼。
水调:原注:“炀凿运河,自造水调。
暗游:夜游。
喧阗,吵闹声。
紫茸裘:细软的毛皮衣。
萤苑:隋炀帝曾在城西北丘陵地带的大仪乡建萤苑,凡夏秋夜出游山,常“征求萤人数斛”,放之以为乐。
斗鸡台:看斗鸡的楼台,即吴公台。
金络:又名金络索,系雕用的金链子。
鸾环:用翠鸟羽毛做成的环形饰物。拾翠:拾取翠鸟的羽毛。
红锦重:红色的丝锦沉重。红锦:成都所产的红色织锦。
越橐:汉代南越王给使者陆贾的宝囊。水沉:沉香。
华表:建筑物和路标。
淮王:淮南王刘安。奈却:怎么不。
千步柳:千步远的柳树行列。
两重城:唐时扬州蜀冈之上为子城,冈下为罗城,故曰“两重”。
纤腰间长袖,玉佩杂繁缨:细腰女子舞动长袖,玉佩夹杂着马颈饰物。繁缨:络马的带饰。
蜀船红锦重,越橐水沉堆:谓从南方运来的沉香袋子多得成了堆。越橐,汉代陆贾出使南越,南越王赵佗送给他一个袋子,内装珍奇宝物。后泛指贮藏宝物的袋子。水沉,木名,即沉香。
处处皆华表,淮王奈却回:意为扬州到处都是好地方,淮王仙去为什么不化鹤回来看看呢?华表,古代立于宫殿、城垣或陵墓前的石柱。据《搜神后记》,汉代丁令威学道成仙后,化鹤归乡,停在故乡城门的华表柱上。淮王,指淮南王刘安。传说刘安曾随八位神仙白日升天。
柂轴诚为壮,豪华不可名:意谓以漕渠(指运河)沟通天下,以昆仑山的余脉蜀同作为扬州城的轴心,这城市确实是够雄壮的。柂 ,沟通、引导意;轴,轴心或枢要。鲍照《芜城赋》:“ 以漕渠,轴以昆冈”。
自是:本是。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803—852
唐京兆萬年人,字牧之。杜佑孫。文宗大和二年進士。初為弘文館校書郎。曾入江西、宣歙觀察使沈傳師幕與淮南節度使牛僧孺幕,歷監察御史,黃、池、睦諸州刺史,入為司勛員外郎。武宗會昌中,歷遷考功郎中、知制誥、中書舍人。時劉從諫守澤潞,何進滔據魏博,頗驕蹇不循法度。牧作《罪言》,論朝廷用兵之策。后澤潞平,略如其言。又曾注《孫子兵法》。善屬文,工詩,世稱小杜,以別于杜甫。后得病,自為墓志,悉取所為文章焚之。有《樊川文集》。
《大辞海》:杜牧(803—853)唐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佑孙。大和二年(公元828年)登进士第。曾为江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诸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感于藩镇跋扈和吐蕃、回纥的攻掠,诗文中多指陈讽谕时政之作。小诗写景抒情,多清俊生动。也有一些诗写他早年的纵酒狎妓生活。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齐名,称“小李杜”。亦能文,《阿房宫赋》颇有名。有《樊川文集》。
《中国人名大词典》:(803—852)唐文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牧之。杜佑孙。大和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诸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诗文中多指陈及讽谕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牧为“小杜”。有《樊川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