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月穿春袖,吴霜透晓鞯。
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
役役惭金注,悠悠叹瓦全。
丈夫竟何事,一日定千年。
〔阙〕皇帝宫外的门楼。赴阙,是指向皇帝官门所在地趋赶。
〔楚月〕古楚国一带上空的月亮。
〔吴霜〕古吴国一带承受的寒霜。楚月吴霜,是作者用自已赴阙所处地理位置的变化,含蓄概括而又形象地写明自己勤王的痛苦经历。
〔鞯(jiān)〕马鞍下的布垫。
〔壮心欲填海〕作者用典故比喻自己保卫国家的雄心壮志,如同我国古代神话中的禽乌精卫一样,不停地口衔石子去填大海,意志坚决,毫不动摇。
〔苦胆为忧天〕也是作者用典故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愿意像古越王勾践那样卧薪尝胆,发奋图强兴复国家。
〔役役惭金注〕役役,指奔波的劳累;金注,指金注碗,一种金子做成的器皿。德祐元年十月,宋恭帝曾下诏表彰文天祥,并赐以二十两金子铸成的注碗。整句诗是说,虽然奔波得十分劳累,但对皇帝的倚重和赏赐,仍然深感惭愧。
〔悠悠叹瓦全〕悠悠,指深长的慨叹。瓦全,则指“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典故。此前,文天祥多次提出与元军血战的建议,都遭到了当权者的制止。叹瓦全,是作者深感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在宋朝决策人物中,苟安瓦全的思想还占着上风。
〔一日定千年〕是作者深感赴阙救亡,时间紧迫,责任重大,希望以急行军争取时间,力挽狂澜,以定国家存亡的千年大计。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36—1283
宋吉州廬陵人,字履善,又字宋瑞,號文山。理宗寶祐四年進士第一。開慶初元兵攻宋,宦官董宋臣主遷都,天祥上書請斬宋臣,進御敵之計,未被采納。任軍器監兼權直學士院,草制語譏賈似道,遭劾罷。度宗咸淳九年起任湖南提刑,改知贛州。恭帝德祐初元軍東下,破家財為軍費,率義兵萬人入衛臨安。次年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出使元軍議和,被拘至鎮江,后脫逃回朝。端宗即位,復拜右相兼樞密使,因與左相陳宜中議論不合,率兵在福建、廣東堅持抗元,收復州縣多處。祥興元年被俘于五坡嶺,次年拒元將張弘範誘降,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心志。后被囚于元大都三年,屢拒威逼利誘,視死如歸。臨刑作《正氣歌》。謚忠烈。有《文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