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拼音版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5 2:02:13

全文注音

  • zhuī
  • chóu
  • gāo
  • shǔ
  • zhōu
  • rén
  • jiàn
  •  
  • táng
  •  
  • méng
  • shǔ
  • zhōu
  • rén
  • zuò
  •  
  • qīng
  • shī
  • jiǔ
  • líng
  • luò
  •  
  • jīn
  • chén
  • sǎn
  • zhì
  • yǎn
  • βāi
  •  
  • bèng
  • lèi
  • yōu
  • yín
  • shì
  • zuó
  •  
  • zhuγng
  • shì
  • duō
  • βāng
  • βǎi
  •  
  • gāo
  • míng
  • dòng
  • liáo
  • βuò
  •  
  • tγn
  • qiú
  • yǒu
  • piān
  •  
  • gǎn
  • shí
  • βuāng
  • jωn
  • lüè
  •  
  • jǐn
  • chωn
  • guāng
  • βōng
  • lγn
  • mγn
  •  
  • yáo
  • chí
  • shì
  • chén
  • míng
  •  
  • xiāo
  • xiāng
  • shuǐ
  • guó
  • bγng
  • yuán
  • tuó
  •  
  • qiω
  • tiān
  • shī
  • diāo
  • è
  •  
  • dōng
  • 西
  • nán
  • běi
  • gēng
  • shuí
  • lùn
  •  
  • bái
  • shǒu
  • piān
  • zhōu
  • bìng
  • cún
  •  
  • yáo
  • gǒng
  • běi
  • chén
  • chán
  • βòu
  • dγo
  •  
  • qīng
  • dōng
  • hǎi
  • qián
  • βωn
  •  
  • biān
  • sγi
  • 西
  • fán
  • zuì
  • chōng
  • chì
  •  
  • guān
  • nán
  • duō
  • bēng
  • bēn
  •  
  • zhì
  • jīn
  • bēi
  •  
  • chù
  • wáng
  • mén
  •  
  • wén
  • zhāng
  • cáo
  • zhí
  • lán
  • βuò
  •  
  • shí
  • liú
  • ān
  • zωn
  •  
  • cháng
  • shuí
  • néng
  • luγn
  • chóu
  •  
  • zhāo
  • zhōu
  • hγn
  • zhāo
  • hún
  •  

原文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
[唐代]杜甫

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
今晨散帙眼忽开,迸泪幽吟事如昨。
呜呼壮士多慷慨,合沓高名动寥廓。
叹我凄凄求友篇,感时郁郁匡君略。
锦里春光空烂熳,瑶墀侍臣已冥莫。
潇湘水国傍鼋鼍,鄠杜秋天失雕鹗。
东西南北更谁论,白首扁舟病独存。
遥拱北辰缠寇盗,欲倾东海洗乾坤。
边塞西蕃最充斥,衣冠南渡多崩奔。
鼓瑟至今悲帝子,曳裾何处觅王门。
文章曹植波澜阔,服食刘安德业尊。
长笛谁能乱愁思,昭州词翰与招魂。


注释

⑴杜甫大概要查对什么,所以便去翻书。帙,书套。

⑵高适做过左散骑常侍。

⑶四字概括,有力。行,读杭,行间,即所谓“字里行间”,指高适的诗。

⑷此诗作于大历五年(公元770年),上距高适赠诗(761)实不满十年,距高适之死(765年正月)亦不满六年。所云“十余年”、“六七年”,盖约略言之。

⑸忘形故人,不拘形迹的知友。《醉时歌》所谓“忘形到尔汝”。

⑹汉中王瑀,唐宗室李瑀,封汉中王。昭州,今广西平乐县。敬超先,可能是昭州人,公元七六九年(大历四年),杜甫有《湖南送敬十使君适广陵》一诗,开头便说:“相见各头白,其如离别何。”大概就是此人。

⑺敬之年龄小于杜甫,又是“忘形故人”,故直呼为“敬弟”。

⑻首四句叙明发现赠诗的经过,杜甫把赠诗卷在书卷里,故尔“久零落”。由于一种意外的感触,因而眼泪一时迸散,像断了线的珠子。

⑼以上四句赞叹高之才望,兼带叙高对己之友谊。呜呼,叹美之词。壮士,指高,所谓“高生跨鞍马,有似幽并儿”(《送高三十五书记》)。合沓,重沓。高适能诗,也能用兵。寥廓,天空;动寥廓,犹动天地。求友篇,指高赠诗。高赠诗,对杜的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故曰“叹我凄凄”。匡时略,济时的策略。郁郁:郁抑而不伸。

⑽以上四句哀悼高的死。锦里,指成都草堂,追溯当时唱和所在。瑶墀,玉阶,指朝廷。冥寞,谓死亡。“潇湘”句,自伤漂泊湖南,更无知己,但与鼋鼍为伍。“鄂杜”句,伤高适之亡,朝廷失一直臣。鄠杜二地,皆在长安附近,高死于长安,故借以指长安。《唐书·高适传》,“适负气敢言,权幸惮之。”故比之“雕鹗”。雕鹗当秋天尤矫健。

⑾以下换平声韵,自成一段。孔丘曾说过:“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杜亦自谓“甫也南北人”(《谒文公上方》)。而高赠诗有“愧尔东西南北人”之句,这对杜甫不只是一种关切,实含有敬意,所以杜甫特地挑出这句来作答。更谁论,是说现在任凭怎样漂泊再也没人管我的死活。

⑿以上四句,即分说东西南北。但不是个人行踪,而是整个国家局势,杜甫知道,这些情况,也是他的亡友所关心的。北辰,指朝廷。西蕃,吐蕃。充斥,犹充塞,谓众多。高适死后的几年,吐蕃仍屡入寇。安史乱后,中原衣冠上庶,多投江南,故借用晋元帝南渡事。崩奔,逃窜避乱。

⒀此二句束上起下。上句言世乱未平,以致至今仍流落湘潭,行吟泽畔,有如鼓瑟悲歌之帝子。下句言亦思曳据王门,而北归无路,印过渡到汉中王。《楚辞·九歌·湘夫人》:“帝子临兮北渚。”又《远游》篇:“使湘灵鼓瑟兮。”帝子和湘灵都是指尧之二女,亦即舜之二妃娥皇和女英。相传舜死于苍梧之野,二妃悲泣,投湘水死,遂为湘灵(湘水女神),常鼓瑟悲歌。张溍谓“鼓瑟句,言己之悲思玄宗,如二妃思舜”。未免过泥。

⒁此二句寄汉中王。曹植是魏宗室,封陈王;刘安是汉宗室,封淮南王,故以为比。服食,服食丹药。刘安好神仙,有白日升天的传说。

⒂此二句寄敬超先,晋向秀与嵇康为友,康既被杀,秀经其旧宅,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想昔日游宴之好,乃作《思旧赋》(《晋书·向秀传》。这里以向秀思嵇康,比己之思高适。但自己闻笛而愁思纷乱,不能如向秀之作《思旧赋》(其实这首诗便是《思旧赋》),故希望敬超先能像宋玉之于屈原一样,替自己作篇《招魂》以招高适之魂。宋玉哀屈原,尝作《招魂》。 


相关推荐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712—770
        杜甫:唐河南鞏縣人,祖籍襄陽,字子美,自稱杜陵布衣,又稱少陵野老。杜審言孫。初舉進士不第,遂事漫游。后居困長安近十年,以獻《三大禮賦》,待制集賢院。安祿山亂起,甫走鳳翔上謁肅宗,拜左拾遺。從還京師,尋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棄官客秦州、同谷,移家成都,營草堂于浣花溪,世稱浣花草堂。后依節度使嚴武,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代宗大歷中,攜家出蜀,客居耒陽,一夕病卒于湘江舟中。甫工詩歌,與李白齊名,并稱李杜。后人又稱其為詩圣,稱其詩為“詩史”。名篇甚多,為世傳誦。有《杜工部集》。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