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珮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陽。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猨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
〔奇服〕不同于常人的服装。
〔长铗〕长剑。
〔陆离〕长的样子。
〔切云〕冠名,古时一种高耸的冠。
〔被〕同“披”。
〔明月〕明月珠。
〔珮〕一本作“佩”,译文从“佩”。
〔宝璐〕美玉名。
〔方〕刚正好。
〔高驰〕远走高飞。
〔顾〕回顾,回头看。
〔虬〕传说中无角的龙。
〔螭〕无角的龙。
〔重华〕舜的名。
〔瑶之圃〕生玉的园圃,据下文,当系指昆仑,传说昆仑山以产玉闻名。
〔南夷〕古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此指楚国南部的少数民族。
〔乘〕登。
〔鄂渚〕洲渚名,在今武汉市长江中。
〔山皋〕山边。
〔闻一多《楚辞校补》“此非乱词,不当于句中用兮字。二句疑当作‘步余马于山皋兮,邸余车乎方林。’《离騷》二句连用介词时,每上句用‘于’,下句用‘乎’,此或同然。”
〔舲(línɡ)船〕有门窗的船。
〔容与〕船随水波摇荡的样子。
〔辰陽〕地名,在今湖南辰溪县。
〔如〕往。
〔霰(xiàn)〕雪珠。
〔垠〕边际。
〔接舆〕人名,春秋时楚国隐士。
〔髡〕剃发,古代的一种刑罚。
〔王逸《章句》接舆“自刑身体,避世不仕也。”
〔以〕用。
〔比干〕殷末贤臣,被纣王剖心而死。
〔菹醢〕剁成肉酱。
〔董道〕正道。
〔露申〕即瑞香,《湘陰县图志》“露申,瑞香。”辛夷,香木名。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等。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約前343—約前278
戰國時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名平。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楚公族。事楚懷王,曾任左徒,三閭大夫等職。學問博,見識廣,彰明法度,舉賢授能,為懷王所信用。主張聯齊抗秦。子蘭(懷王幼子)、上官大夫等害其能,短于王。王乃疏原。曾諫懷王不可入秦,懷王不聽,信子蘭,入秦被拘,死于秦。頃襄王時再次受讒,被放逐于沅湘一帶。原既痛國之危亡,又感理想之無法實現,乃投汨羅江而死。著有《離騷》、《九章》、《九歌》等,開楚辭之體。今存劉向所編集《楚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