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西江上送渔父拼音版

西江上送渔父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5 0:45:44

全文注音

  • 西
  • jiāng
  • shàng
  • sòng
  •  
  • táng
  •  
  • wēn
  • tíng
  • yún
  • què
  • βhú
  • yán
  • guāng
  • xiàng
  • ruò
  •  
  • diào
  • lún
  • líng
  • βhào
  • nián
  • huá
  •  
  • sān
  • qiū
  • méi
  • chóu
  • fγng
  •  
  • péng
  • βhōu
  • 宿
  • wěi
  • huā
  •  
  • jiàn
  • shuǐ
  • yún
  • yìng
  • yǒu
  • mèng
  •  
  • ǒu
  • suí
  • ōu
  • biàn
  • 便
  • chéng
  • jiā
  •  
  • bái
  • pín
  • fγng
  • lóu
  • chuán
  •  
  • jiāng
  • yàn
  • shuāng
  • shuāng
  • liǎng
  • xié
  •  

原文

西江上送渔父
[唐代]温庭筠

却逐严光向若耶,钓轮菱棹寄年华。
三秋梅雨愁枫叶,一夜篷舟宿苇花。
不见水云应有梦,偶随鸥鹭便成家。
白蘋风起楼船暮,江燕双双五两斜。

注释

〔严光〕即严子陵,著名隐士,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同学,曾隐居于浙江富春山垂钓。
〔若耶〕即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此溪有浣纱石,西施曾于此浣纱。此句谓渔父追随严光,隐居与若耶溪。
〔菱棹(zhào)〕采菱的小船。
〔菱〕一本作“茭”。
〔三秋〕古代四季中每季都分为孟仲季。如秋季,第一月叫孟秋第二月叫仲秋,第三月叫季秋。此处泛指秋天。
〔梅雨〕原指初夏产生在江淮流域持续较长的阴雨天气。因时值梅子黄熟,故亦称黄梅天。秋季无梅雨,此处应指如梅雨的秋雨。
〔苇花〕即芦花,生于水边。
〔鸥鹭〕一本作“烟鸟”。
〔鹭〕一本作“鸟。
〔白苹〕水中浮草,夏秋间开小白花。
〔五两〕刘学锴认为这是古代测风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藉以观测风向风力。一作“正雨”。

相关推荐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大辞海》:温庭筠(?—866)唐诗人、词人。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属山西)人,寄家江东。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仕途不得意,官止国子助教。其诗辞藻华丽,多写个人遭际,于时政亦有所反映。词多写闺情,风格秾艳。诗与李商隐齐名,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称“温韦”。又工骈文,与李商隐、段成式三人皆行第十六,合称“三十六体”。现存词六十余首,在唐词人中数量最多,大都收入《花间集》。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荃词》。另著有传奇小说集《干※子》,原本不传,《太平广记》引录甚多。

《中国人名大词典》:(约812—约870)唐诗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原名岐,字飞卿。文思敏捷,精于音律。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仕途不得意,官止国子助教。其诗辞藻华丽。词多写闺情,风格浓艳。现存词六十余首,在唐词人中数量最多,大都收入《花间集》。诗与李商隐齐名,称“温李”。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奁集》。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