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彭蠡湖中望庐山拼音版

彭蠡湖中望庐山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5 2:31:25

全文注音

  • péng
  • zhōng
  • wàng
  • shān
  •  
  • táng
  •  
  • mèng
  • hào
  • rán
  • βài
  • shēng
  • yuè
  • yùn
  •  
  • zhōu
  • zhī
  • βiān
  • fēng
  •  
  • guà
  • hòu
  • míng
  •  
  • miǎo
  • màn
  • píng
  • zhōng
  •  
  • zhōnɡ
  • liú
  • jiàn
  • kuāng
  •  
  • shì
  • jiǔ
  • jiāng
  • xióng
  •  
  • àn
  • dǎn
  • níng
  • dài
  •  
  • zhēng
  • róng
  • dāng
  • shǔ
  • kōng
  •  
  • xiānɡ
  • chū
  • shàng
  •  
  • shuω
  • pēn
  • chγng
  • hóng
  •  
  • jiǔ
  • zhuī
  • shàng
  •  
  • kuàng
  • huái
  • 怀
  • yuǎn
  • gōng
  •  
  • lái
  • xiàn
  •  
  • wèi
  • xiá
  • wēi
  • gōng
  •  
  • huái
  • hǎi
  • βú
  • jiāng
  • bàn
  •  
  • xīnɡ
  • shuānɡ
  • suì
  • qióng
  •  
  • yán
  • yán
  • zhě
  •  
  • dānɡ
  • lái
  • βóng
  •  

原文

彭蠡湖中望庐山
[唐代]孟浩然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黯黮凝黛色,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注释

〔太虚〕古人称天为太虚。
〔月晕〕月亮周围所起的一圈光气。
〔知天风〕古人有“月晕而风”的说法,所以舟子凭月晕而知道即将起风。
〔挂席〕悬挂起船帆,谓开船。
〔明发〕天亮,拂晓。
〔匡阜〕庐山别名。庐山古名南障山,又名匡山,总名匡庐。
〔九江〕即指浔阳江。
〔黤黕〕深黑不明。形容颜色的两字,都带“黑”旁。
〔容霁〕一作“凝黛”。
〔黛〕青黑色颜料,古代妇女用来画眉。
〔峥嵘〕形容山高的两字,都带“山”旁。
〔当〕耸立。
〔曙空〕明朗的天空。
〔香炉〕香炉峰。庐山的北峰状如香炉,故名。
〔尚子〕即尚长,东汉时的隐士。
〔远公〕即慧远,晋代著名僧人,隐居于庐山。
〔限〕束缚。
〔于役〕有事远行。
〔微躬〕身体,自谦之辞。
〔星霜〕星宿,一年循环周转一次。霜,每年因时而降。所以古人常用“星霜”代表一年。
〔岩栖者〕指那些隐士高僧。
〔毕趣〕“毕”应作“尽”讲,“趣”指隐逸之趣。

相关推荐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689或691—約740
唐襄州襄陽人,字浩然,世稱孟襄陽。早年隱居鹿門山。年四十,游京師,應進士不第。曾于太學賦詩,一座傾服。玄宗開元二十五年,張九齡出為荊州長史,辟為從事,未幾,返鄉。后王昌齡過襄陽,訪之,相見甚歡,食鮮疽發而卒。工詩,善寫山水景色,與王維齊名,并稱王孟。有集。

《大辞海》:孟浩然(689—740)唐诗人。以字行,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患疽卒。曾游历东南各地。诗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王维于他死后画像于郢州。其诗清淡幽远,长于写景,多反映隐逸生活。有《孟浩然集》。

《辞源》:【孟浩然】公元689—740年。唐襄州襄陽人。少隱居鹿門山,四十歲時遊京師,應進士舉,不第。以詩著稱。多以山水景物旅途風光爲題材,抒發箇人的懷抱。尤長於五言詩。爲李白張九齡王維所贊賞。張九齡出鎮荆州,任爲從事。開元末,病疽背卒。新、舊唐書皆有傳。傳世孟浩然集四卷,爲唐人王士源所編。士源序説共有詩二百一十八首,今本多出四十五首,可能雜入他人的作品。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