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子尝谓心为已帝,耳目为辅相,四支为诸侯。已帝苟不德,则辅相叛,诸侯乱。古之人失天下丧家国者,良由是也。帝身且不德,能帝天下乎?能主家国乎?因为心、口、耳、目、手、足箴,书之于绅。安不忘危,慎不忘节,穷不忘操,贵不忘道。行古人之事有如符节者,其在六箴乎?
心箴:
大化之精,孕之曰人。大纯之灵,形之曰心。心由是君,身由是臣。中既龃龉,外乃纷纶。耳厌闻义,目恶睹仁。手持乱柄,足践祸门。舜为天子,舜不得尊。其不尊者,与心为臣。纣为天子,纣乃得尊。其得尊者,与心为君。天子之外,复有尊者,乃舜之心,将舜之身。天子之外,复有卑者,乃纣之心,将纣之身。危乎惕哉,臣之谏君。辅相不明,诸侯不宾,君为秽壤,臣为贼尘。未及于斯,良可自勤。呜乎吾君,无忽慈文。
口箴:
古铭金人,谓无多言。忽有所发,不可不论。既有所论,复谓多言。中庸之士,由兹保身。吾谓斯铭,未足以珍。出为忠臣,言则及君。入为孝子,言则及亲。非君与亲,则宜默云。谤讪之言,出如奫沦。一息之波,流于无垠。猜毁之言,出如钧天。钧天之乐,闻于无闻。佞媚之言,出如丝棼。一入于人,治乱不分。间谍之言,出如鹰鹯。鹰鹯之迅,一举凌天。无嗜于酒,酒能乱国。无嗜于味,味能败德。以道为饮,以文为食。成我之名,繄乃勉力。
耳箴:
听于无听,默默元性。闻于无闻,洋洋化源。勿恃已善,不服人仁。勿矜已艺,不敬人文。勿耽郑声,其乱乃神。勿信美谈,其殛乃身。听误多害,听妄多败。近贤则聪,近愚则聩。尧居九重,听在民耳。故得大舜,授彼神器。勿听他富,荧惑乃志。勿闻他贵,堕坏乃义。慎正今非,慎明古是。舍是何适,古乐而已。
目箴:
愧尔了然,为吾所视。高睹古人,有如邻里。勿分秋毫,分于邦里。勿视邦禄,视于人纪。惟书有色,艳于西子。惟文有华,秀于百卉。见彼之倨,污甚涂炭。见彼之贤,绵甚葛藟。勿顾厉阶,紊吾大志。勿视怨府,损吾高义。入吾明者,何人而已?古之忠臣,古之孝子。上立大业,中光信史。苟不善是,蚿蝝之类。
手箴:
惟尔之指,屈伸由已。勿执乱权,勿树贼子。勿秉非道,勿持非理。勿挤孤危,勿援奸宄。慎握吾操,俾直于矢。慎杖我心,俾平如砥。翦恶如草,扬奸如秕。为而不矜,作而不恃。智如公倕,勿为小巧。机如偃师,勿为奇伎。身高道端,毫道国史。敬之戒之,俟为天吏。
足箴:
惟尔跰跰,为吾所先。居必择地,行必依贤。勿践乱阶,勿履利门。勿蹈怨府,勿蹑祸源。凤凤乃禽,不栖凡木。驺虞乃兽,不践生物。唯尔栖践,保兹无忽。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約834—883后
唐襄陽人,字逸少,后改襲美,早年居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等。懿宗咸通八年擢進士第。十年,為蘇州刺史從事,與陸龜蒙交游唱和,人稱皮陸。后又入京為太常博士。僖宗乾符五年,黃巢軍下江浙,日休為巢所得,任為翰林學士。巢敗,日休下落不明,或云為朝廷所殺,或云為巢所殺,或云至吳越依錢鏐,或云流寓宿州。有《皮子文藪》、《松陵集》。
《唐詩大辭典修訂本:》【生卒】:834?—883?
字逸少,后改襲美,襄陽(今湖北襄樊)人。早年隱于襄陽鹿門山,自號間氣布衣,又號醉吟先生、鹿門子、醉民、醉士等。懿宗咸通七年(866)入京應進士試不第,遂退居壽州(今安徽壽縣)自編所作詩文為《皮子文藪》。八年再應進士試,以榜末及第。十年,蘇州刺史崔璞聘為州軍事判官。時陸龜蒙以所業謁崔璞,結識皮氏,相與唱和,皮陸由此齊名。僖宗乾符二年(875)任毗陵副使。黃巢軍入江浙,“劫以從軍”(《唐詩紀事》卷六四)。廣明元年(880)十二月,黃巢稱帝,以其為翰林學士。錢易《南部新書》(卷四)等書謂其因作讖,巢疑譏己,被殺。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一〇引《該聞錄》云巢兵敗后為唐室所害。北宋尹師魯《皮子良墓志》、陶岳《五代史補》卷一謂其入吳越國依錢鏐而終。《文藪》所載早期詩文多有抨擊時弊、同情民瘼之作,其中《正樂府》諸什繼承白居易《新樂府》,尤為著名。皮陸唱和詩中亦不乏佳作,胡震亨贊其“《太湖》諸篇,才筆開橫,富有奇艷句。”(《唐音癸簽》卷八)。今人蕭滌非、鄭慶篤校點之《皮子文藪》較為完備。《全唐詩》存詩9卷,《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拾》補詩9首。
《唐诗汇评:》皮日休(约834-约883),字逸少,后改字袭美,自号鹿门子、间气布衣、醉吟先生等,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家贫,隐鹿门山,苦学。早年曾南涉洞庭,登庐山,经箕颍、樊邓入蓝关,行程二万馀里。咸通七年应举不第,退居鹿门,自编诗文十卷为《文薮》。八年(867),登进士第,苏州刺史崔璞召为军事判官,与陆龟蒙等交游唱和,唱和诗编为《松陵唱和集》十卷。后入朝任著作郎、太常博士。广明元年,黄巢入长安,以日休为翰林学士。巢败,被杀。或云为巢所杀,或云流落江南病死。有《胥台集》七卷、《皮日休集》十卷、《诗》一卷、《皮氏鹿门家紗》九十卷,均佚。其《文薮》十卷及《松陵唱和集》存。《全唐诗》编诗九卷。
《全唐诗补逸:》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人。补诗一首。
《大辞海》:皮日休(约838—约883)唐文学家。字逸少,后改袭美,早年住鹿门山,自号鹿门子、间气布衣等,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咸通八年(公元867年)登进士第。曾任太常博士。后参加黄巢起义军,任翰林学士。旧史说他因故为巢所杀。一说巢兵败后为唐室所害,或谓巢败后流落江南而死。诗文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诗多酬唱咏物之作,于时政弊端亦有所涉及。其散文和辞赋,大都借古讽今,抒写愤慨。有《皮子文薮》。
《辞源》:【皮日休】公元834?—883?年。唐襄陽人。字逸少,後改襲美。曾隱居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醉士酒民。咸通八年進士,任太常博士。善屬文,撰鹿門隱書六十篇,多譏切時政。與陸龜蒙友善唱和,時稱皮陸。乾符中黃巢起義軍入長安,授日休翰林學士,尋以譏刺被殺。有皮子文藪松陵唱和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