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指南录后序拼音版

指南录后序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10/13 20:20:27

全文注音

  • zhǐ
  • nán
  • hòu
  •  
  • nán
  • sòng
  •  
  • wén
  • tiān
  • xiáng
  •  
  •  
  •  
  •  
  • yòu
  • γr
  • nián
  • γr
  • yuγ
  • shí
  • jiǔ
  •  
  • chú
  • yòu
  • chéng
  • xiàng
  • jiān
  • shω
  • shǐ
  • 使
  •  
  • zhω
  • jωn
  •  
  • shí
  • běi
  • bīng
  • xiω
  • mén
  • wài
  •  
  • zhàn
  •  
  • shǒu
  •  
  • βiān
  • jiē
  • shī
  •  
  • jìn
  • shēn
  •  
  •  
  • shì
  • cuì
  • zuǒ
  • chéng
  • xiàng
  •  
  • zhī
  • suǒ
  • chω
  •  
  • huì
  • shǐ
  • 使
  • zhé
  • jiāo
  • chí
  •  
  • běi
  • yāo
  • dāng
  • guó
  • zhě
  • xiāng
  • jiàn
  •  
  • zhòng
  • wγi
  • xíng
  • wéi
  • shω
  • huò
  •  
  • guó
  • shì
  • zhì
  •  
  • ài
  • shēn
  •  
  • běi
  • shàng
  • kǒu
  • shé
  • dòng
  •  
  • chω
  •  
  • fγng
  • shǐ
  • 使
  • wǎng
  • lái
  •  
  • liú
  • běi
  • zhě
  •  
  • gγng
  • chān
  • běi
  •  
  • guī
  • ér
  • βiú
  • jiù
  • guó
  • zhī
  •  
  • shì
  • xiàng
  • yìn
  • bài
  •  
  •  
  • zhγng
  • diàn
  • 殿
  • xué
  • shì
  • xíng
  •  
  •  
  •  
  •  
  •  
  • chω
  • zhì
  • běi
  • yíng
  •  
  • kàng
  • kāng
  • kǎi
  •  
  • shàng
  • xià
  • jīng
  • dòng
  •  
  • běi
  • wγi
  • gǎn
  • βīng
  • guó
  •  
  • xìng
  • shī
  • mγng
  • gòu
  • γ
  • βián
  •  
  • jiǎ
  • βìng
  • xiàn
  • chǎn
  • hòu
  •  
  • huán
  •  
  • guó
  • shì
  • suì
  • shōu
  • shí
  •  
  • duó
  • tuō
  •  
  • zhí
  • βián
  • gòu
  • shuài
  • shī
  • xìn
  •  
  • shǔ
  • shī
  • mγng
  • shω
  • zhí
  • wéi
  •  
  • dàn
  • βiú
  •  
  • hài
  •  
  • běi
  • suī
  • mào
  • jìng
  •  
  • shí
  • fγn
  •  
  • γr
  • guì
  • βiú
  • míng
  • yuē
  •  
  • guǎn
  • bàn
  •  
  •  
  • bīng
  • wéi
  • suǒ
  • shγ
  •  
  • ér
  • guī
  •  
  • wγi
  •  
  • jiǎ
  • βìng
  • děng
  • βí
  • βǐng
  • shǐ
  • 使
  • běi
  •  
  • běi
  • βω
  • bìng
  • wǎng
  •  
  • ér
  • zài
  • shǐ
  • 使
  • zhě
  • zhī
  •  
  • fγn
  • dāng
  • yǐn
  • jué
  •  
  • rán
  • ér
  • yǐn
  • rěn
  • xíng
  •  
  • rén
  • yún
  •  
  •  
  • jiāng
  • yǒu
  • wéi
  •  
  •  
  •  
  •  
  •  
  •  
  • zhì
  • jīng
  • kǒu
  •  
  • jiàn
  • bēn
  • zhēn
  • zhōu
  •  
  • běi
  • shí
  • gào
  • dōng
  • 西
  • γr
  • kǔn
  •  
  • yuē
  • lián
  • bīng
  •  
  • zhōng
  • xīng
  • huì
  •  
  • shù
  • zài
  •  
  • liú
  • γr
  •  
  • wéi
  • yáng
  • shuài
  • xià
  • zhú
  • zhī
  • lìng
  •  
  •  
  • biàn
  • xìng
  • míng
  •  
  • guǐ
  • zōng
  •  
  • cǎo
  • xíng
  • 宿
  •  
  • běi
  • βí
  • xiāng
  • chω
  • cháng
  • huái
  • jiān
  •  
  • βióng
  • γ
  • 饿
  • liáo
  •  
  • zhuī
  • gòu
  • yòu
  •  
  • tiān
  • gāo
  • jiǒng
  •  
  • háo
  •  
  • ér
  • zhōu
  •  
  • zhǔ
  • zhōu
  •  
  • chω
  • běi
  • hǎi
  •  
  • rán
  • hòu
  • yáng
  • jiāng
  •  
  • zhōu
  • yáng
  •  
  • zhǎn
  • zhuǎn
  • míng
  •  
  • tiān
  • tāi
  •  
  • zhì
  • yǒng
  • jiā
  •  
  •  
  •  
  •  
  •  
  •  
  • zhī
  • zhě
  •  
  • zhī
  • βí
  •  
  • βiú
  • dāng
  •  
  • zéi
  • dāng
  •  
  • guì
  • βiú
  • chǔ
  • γr
  • shí
  •  
  • zhēng
  • βω
  • zhí
  •  
  • dāng
  •  
  • βù
  • jīng
  • kǒu
  •  
  • xié
  • shǒu
  • bγi
  •  
  • jǐng
  •  
  • jīng
  • běi
  • jiàn
  • shí
  •  
  • wéi
  • xún
  • chuán
  • suǒ
  •  
  • cóng
  •  
  • zhēn
  • zhōu
  • zhú
  • zhī
  • chéng
  • mén
  • wài
  •  
  • páng
  • huáng
  •  
  • yáng
  • zhōu
  •  
  • guò
  • guā
  • zhōu
  • yáng
  • βiáo
  •  
  • jìng
  • shǐ
  • 使
  • shào
  •  
  •  
  • yáng
  • zhōu
  • chéng
  • xià
  •  
  • jìn
  • tuì
  • 退
  • yóu
  •  
  • dài
  • sòng
  •  
  • zuò
  • guì
  • gōng
  • táng
  • wéi
  • zhōng
  •  
  • βí
  • shù
  • βiān
  • guò
  • βí
  • mén
  •  
  • luò
  • zéi
  • shǒu
  •  
  • jiǎ
  • jiā
  • zhuāng
  • wγi
  • xún
  • jiǎo
  • suǒ
  • líng
  •  
  • βω
  • gāo
  • yóu
  •  
  • shī
  • dào
  •  
  • xiàn
  •  
  • zhì
  • míng
  •  
  • shào
  • zhú
  • lín
  • zhōng
  •  
  • luó
  • zhě
  • shù
  • shí
  • βí
  •  
  • suǒ
  • táo
  •  
  • zhì
  • gāo
  • yóu
  •  
  • zhì
  • xià
  •  
  •  
  • xíng
  • chéng
  •  
  • chω
  • luàn
  • shī
  • zhōng
  •  
  • zhōu
  • shào
  • xiāng
  • hòu
  • xiān
  •  
  • xiγ
  • hòu
  •  
  • zhì
  • hǎi
  • líng
  •  
  • gāo
  • shā
  •  
  • cháng
  • kǒng
  •  
  • dào
  • hǎi
  • ān
  •  
  • gāo
  •  
  • fán
  • sān
  • bǎi
  •  
  • běi
  • kòu
  • wǎng
  • lái
  • βí
  • jiān
  •  
  • ér
  • fēi
  •  
  • zhì
  • tōng
  • zhōu
  •  
  •  
  • xiǎo
  • zhōu
  • shγ
  • jīng
  • chω
  •  
  • nài
  •  
  • ér
  • zhī
  • wài
  •  
  •  
  • shēng
  •  
  • zhòu
  • shì
  •  
  • ér
  •  
  • ér
  • jìng
  • jiγ
  • wēi
  • γ
  •  
  • céng
  • jiàn
  • cuò
  • chω
  •  
  • fēi
  • rén
  • shì
  • suǒ
  • kān
  •  
  • tòng
  • dìng
  • tòng
  •  
  • tòng
  • zāi
  •  
  •  
  •  
  •  
  •  
  • zài
  • huàn
  • nàn
  • zhōng
  •  
  • jiàn
  • shī
  • suǒ
  • zāo
  •  
  • jīn
  • cún
  • βí
  • běn
  • rěn
  • fγi
  •  
  • dào
  • zhōng
  • shǒu
  • chāo
  •  
  • shǐ
  • 使
  • běi
  • yíng
  •  
  • liú
  • běi
  • guān
  • wài
  •  
  • wéi
  • juàn
  •  
  • běi
  • guān
  • wài
  •  
  • mén
  •  
  • líng
  •  
  • guā
  • zhōu
  •  
  • huán
  • jīng
  • kǒu
  •  
  • wéi
  • juàn
  •  
  • tuō
  • jīng
  • kǒu
  •  
  • βω
  • zhēn
  • zhōu
  •  
  • yáng
  • zhōu
  •  
  • gāo
  • yóu
  •  
  • tài
  • zhōu
  •  
  • tōng
  • zhōu
  •  
  • wéi
  • juàn
  •  
  • hǎi
  • dào
  • zhì
  • yǒng
  • jiā
  •  
  • lái
  • sān
  • shān
  •  
  • wéi
  • juàn
  •  
  • jiāng
  • cáng
  • zhī
  • jiā
  •  
  • shǐ
  • 使
  • lái
  • zhě
  • zhī
  •  
  • bēi
  • zhì
  • yān
  •  
  •  
  •  
  •  
  •  
  •  
  • zhī
  • shēng
  • xìng
  •  
  • ér
  • xìng
  • shēng
  • wéi
  •  
  • suǒ
  • βiú
  • wéi
  • chén
  •  
  • zhǔ
  •  
  • chén
  • yǒu
  •  
  • suǒ
  • βiú
  • wéi
  •  
  • zhī
  • xíng
  • dài
  •  
  • ér
  • yǒu
  •  
  • jiāng
  • βǐng
  • zuì
  • jωn
  •  
  • jωn
  •  
  • βǐng
  • zuì
  •  
  •  
  • βǐng
  • zuì
  • xiān
  • rén
  • zhī
  •  
  • shēng
  • jiù
  • guó
  • nàn
  •  
  • yóu
  • wéi
  • guǐ
  • zéi
  •  
  •  
  • lài
  • tiān
  • zhī
  • líng
  •  
  • zōng
  • miào
  • zhī
  •  
  • xiω
  • máo
  •  
  • cóng
  • wáng
  • shī
  •  
  • wéi
  • βián
  • βω
  •  
  • xuě
  • jiǔ
  • miào
  • zhī
  • chǐ
  •  
  • gāo
  • zhī
  •  
  • suǒ
  • wγi
  • shì
  • zéi
  • shēng
  •  
  • suǒ
  • wγi
  • gōng
  • jìn
  •  
  • ér
  • hòu
  •  
  •  
  • jiē
  •  
  • ruò
  • zhě
  •  
  • jiāng
  • wǎng
  • ér
  • suǒ
  •  
  • xiàng
  • shǐ
  • 使
  • wěi
  • cǎo
  • mǎng
  •  
  • suī
  • hào
  • rán
  • suǒ
  • kuì
  • zuò
  •  
  • rán
  • wēi
  • wén
  • jωn
  • βīn
  •  
  • jωn
  • βīn
  • βí
  • wγi
  •  
  • chéng
  • fǎn
  • guān
  •  
  • chóng
  • jiàn
  • yuγ
  •  
  • shǐ
  • 使
  • dàn
  • zhγng
  • βiω
  • shǒu
  •  
  • hàn
  • zāi
  •  
  • hàn
  • zāi
  •  
  •  
  •  
  •  
  •  
  • shì
  • nián
  • xià
  •  
  • gǎi
  • yuán
  • jǐng
  • yán
  •  
  • líng
  • wén
  • tiān
  • xiáng
  • βí
  • shī
  •  
  • míng
  • yuē
  •  
  • zhǐ
  • nán
  •  
  •  

原文

指南录后序
[南宋]文天祥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发北关外,历吴门、毗陵,渡瓜洲,复还京口,为一卷;脱京口,趋真州、扬州、高邮、泰州、通州,为一卷;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是年夏五,改元景炎,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对照翻译

      德祐二年
  • 〔德祐二年:即公元年德祐:宋恭帝的年号。〕
  • 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 〔枢密使:宋朝所置掌管军事的最高长官,位与宰相等。〕
  • ,都督诸路军马。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我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统领全国各路军队。
    时北兵
  • 〔北兵:即元兵。〕
  • 已迫修门
  • 〔修门:《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入修门些。”本指楚国郢都城门,这里代指南宋都城临安的城门。〕
  • 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当时元军已经逼近都城北门外,无论是作战、防守还是撤退,都已经来不及了。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
  • 〔左丞相:当时吴坚任左丞相。〕
  • 府,莫知计所出。
    满朝文武官员聚集在左丞相吴坚家中,个个束手无策。
    会使辙
  • 〔使辙:指使臣车辆。〕
  • 交驰,北邀当国者
  • 〔当国者:指宰相。〕
  • 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
  • 〔纾(shū):解除。〕
  • 祸。
    恰逢双方使者频繁往来,元军邀请宋朝主持国事的人前去会面,大家都认为我去一趟或许能化解危机。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国家到了这个地步,我已经顾不上自己的安危了;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我想,或许可以用言语打动元军。
    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
  • 〔觇(chān):侦察,窥视。〕
  • 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当初,使者奉命来往,并没有被扣留在北方的先例,因此我更想借此机会探查元军的虚实,回来后再设法救国。
    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
  • 〔资政殿学士:宋朝给予离任宰相的荣誉官衔。〕
  • 〔以资政殿学士行: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
    于是,我辞去了右丞相的职务,第二天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元营。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刚到元营时,我据理力争,言辞慷慨激昂,元军上下都感到震惊,他们也不敢立刻轻视我们国家。
    不幸吕师孟构恶
  • 〔构恶:结怨。〕
  • 于前,贾余庆献谄
  • 〔献谄:《指南录·纪事》“予既絷维,贾余庆以逢迎继之”,“献谄”之事当即指此。〕
  • 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然而不幸的是,吕师孟早就与我结怨,贾余庆又紧跟着献媚讨好敌人,结果我被扣留,无法回国,国事也因此无法挽回了。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
  • 〔诟:责骂。〕
  • 虏帅失信
  • 〔失信:指元军扣押使臣。〕
  •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我料定自己无法脱身,便直接上前痛骂元军统帅不守信用,揭露吕师孟叔侄的叛国行为,只求一死,不再考虑个人得失。
    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
  • 〔馆伴:接待外国使臣的人员。〕
  •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元军虽然表面上对我表示尊敬,实际上却非常愤怒,派了两名重要头目名义上是陪伴我,实际上夜晚却派兵包围了我的住所,使我无法回国。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
  • 〔祈请使:奉表请降的使节。〕
  • 诣北。
    不久,贾余庆等人以祈请使的身份前往元朝京城大都。
    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元军强迫我一同前往,但并未将我列入使者名单。
    予分
  • 〔分:本分。〕
  • 当引决
  • 〔引决:自杀。〕
  • ,然而隐忍
  • 〔隐忍:屈志忍耐,忍辱而活。〕
  • 以行。
    按道理我应当自杀,但我忍辱负重。
    昔人云:“
    想着古人所说的话:“
    将以有为也”。
    将有所作为啊!”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 〔阃(kǔn):城郭门限,这里代指在外统兵将帅。〕
  • 〔东西二阃:指宋淮东制置使李庭芝和淮西制置使夏贵。〕
  • ,约以连兵大举。
      到了京口,我找到机会逃奔到真州,立即将元军的情况告诉了淮东、淮西两位制置使,并约他们联合兵力抗击元军。
    中兴机会,庶几在此。
    复兴宋朝的机会,大概就在此一举了。
    留二日,维扬
  • 〔维扬:扬州,当时为淮东制置使所驻之地。〕
  • 〔维扬帅:指淮东制置使李庭芝。〕
  • 下逐客之令
  • 〔下逐客之令:文天祥到真州后,与真州安抚使苗再成计议,约李庭芝共破元军。李庭芝因听信谗言,怀疑文天祥通敌,令苗再成将其杀死,苗再成不忍,放文天祥脱逃。〕
    然而,我在真州住了两天,驻守维扬的统帅竟下了逐客令。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无奈之下,我只能改名换姓,隐藏行踪,奔走在荒郊野外,露宿风餐,每天躲避元军的骑兵,在淮河一带艰难求生。
    穷饿无聊,追购
  • 〔追购:悬赏追缉。〕
  • 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饥饿困顿,孤立无援,元军悬赏追捕得十分紧急,天高地远,呼喊无人回应。
    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
  • 〔北海:指淮海。〕
  • ,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
  • 〔苏州洋:今上海市附近的海域。〕
  • ,展转四明
  • 〔四明:今浙江省宁波市。〕
  • 、天台
  • 〔天台:今浙江省天台县。〕
  • ,以至于永嘉。
    后来我找到一条小船,避开元军占据的沙洲,从江口以北的海面逃出,渡过扬子江口,进入苏州洋,辗转经过四明、天台等地,最后到达永嘉。
      呜呼!
      唉!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我不知经历了多少次生死关头!
  • 〔诋:辱骂。〕
  • 大酋
  • 〔大酋:指元军统帅伯颜。〕
  • 当死;
    痛骂元军统帅该当死;
    骂逆贼当死;
    辱骂叛国贼该当死;
    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
    与元军头目相处二十天,争论是非曲直,多次险些丧命;
    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
    离开京口时,带着匕首以防不测,几次想要自杀;
    经北舰
  • 〔北舰:指元军舰队。〕
  • 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
  • 〔物色:按形貌搜寻。〕
  • ,几从鱼腹死;
    经过元军战舰停泊的地方十多里,被巡逻船只搜寻,几乎投江喂鱼而死;
    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
    真州守将把我驱逐出城,几乎流落而死;
    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
  • 〔扬子桥:在扬州南。〕
  • ,竟使
  • 〔竟使:倘使。〕
  • 遇哨,无不死;
    到扬州时,路过瓜洲扬子桥,若遇到元军哨兵,必死无疑;
    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
  • 〔例:等于。〕
  • 送死;
    扬州城下,进退两难,几乎等于送死;
    坐桂公塘
  • 〔桂公塘:地名,在扬州城外。〕
  • 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
    坐在桂公塘的土围中,元军数千骑兵从门前经过,几乎被俘;
    贾家庄
  • 〔贾家庄:地名,在扬州城北。〕
  • 几为巡徼
  • 〔巡徼:这里指在地方上巡逻之人。〕
  • 所陵迫死;
    在贾家庄差点被巡察兵侮辱逼迫致死;
    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
    夜晚奔向高邮,迷失道路,几乎陷入沼泽而亡;
    质明
  • 〔质明:黎明。〕
  • ,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
    天亮时躲在竹林中避哨兵,巡逻的骑兵有几十人,几乎无处可逃;
    至高邮,制府
  • 〔制府:指淮东制置使官府。〕
  • 〔檄:原指晓喻或声讨的文书,这里是指李庭芝追捕文天祥的文书。〕
  • 下,几以捕系
  • 〔捕系:捉拿囚禁。〕
  • 死;
    到了高邮,制置使官署的通缉令下达,几乎被捕;
    行城子河
  • 〔城子河:在高邮县境内。〕
  • ,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
    经过城子河,在乱尸堆中穿行,我的船和敌方哨船一前一后行驶,差点相遇被杀;
    至海陵
  • 〔海陵:今江苏省泰州市。〕
  • ,如高沙
  • 〔高沙:即高邮。〕
  • ,常恐无辜死;
    到海陵,前往高沙,常担心无罪而死;
    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
    经过海安、如皋,总计三百里,元军与盗贼往来其间,没有一天不可能死;
    至通州,几以不纳死;
    到通州,几乎因不被收留而死;
    以小舟涉鲸波
  • 〔涉鲸波:指出海。〕
  • 〔鲸波:指海中汹涌的大浪。〕
  • 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依靠一条小船渡过惊涛骇浪,实在是万不得已,对于死亡早已置之度外了!
    呜呼!
    唉!
    死生,昼夜事也。
    生死不过是昼夜之间的事罢了。
    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死就死了,可是像我这样历经险境,危难重重,实在不是普通人所能忍受的。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痛苦过去后再回想当时的处境,那是多么令人悲痛啊!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
      在患难中,我有时用诗记录个人的经历,现在还保留着那些底稿,不忍心丢弃。
    道中手自抄录。
    在逃亡路上,我亲手抄录这些诗稿。
    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
    现在把出使元营,被扣留在北门外的经历编为一卷;
    发北关外,历吴门
  • 〔吴门:今江苏省苏州市。〕
  • 、毗陵,渡瓜洲,复还京口,为一卷;
    从北门外出发,经过吴门、毗陵,渡过瓜洲,再回到京口的经历编为一卷;
    脱京口,趋真州、扬州、高邮、泰州、通州,为一卷;
    逃出京口,奔往真州、扬州、高邮、泰州、通州的经历编为一卷;
    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
  • 〔三山:即今福建省福州市,因城中有闽山。越王山。九仙山,故名“三山”。〕
  • ,为一卷。
    从海路到永嘉,再到三山的经历编为一卷。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我将把这些诗稿收藏在家中,让后来的人读到它们,能够为我的志向而感慨。
      呜呼!
      唉!
    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
    我能死里逃生算是幸运了,但侥幸活下来又能做什么呢?
    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
  • 〔僇(lù):侮辱。〕
    要成为一个忠臣,国君受到侮辱,做臣子的即使死了也仍然有罪;
    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要成为一个孝子,用父母给予的身体去冒险,即使死了也有过错。
    将请罪于君,君不许;
    向国君请罪,国君不答应;
    请罪于母,母不许;
    向母亲请罪,母亲也不答应;
    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
    我只好向祖先的坟墓请罪,活着不能拯救国家危难,死后也要化作厉鬼去杀贼,这就是义;
    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
  • 〔九庙:皇帝祭祀祖先共有九庙,这里以九庙指代国家。〕
  • 之耻,复高祖
  • 〔高祖:指宋太祖赵匡胤。〕
  • 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
    依靠上天的神灵和祖宗的庇佑,整顿武备,追随国君出征,做先锋,洗刷朝廷的耻辱,恢复开国皇帝的事业,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誓不与贼共存”,“恭敬谨慎地竭尽全力,直到死去为止”,这也是义。
    嗟夫!
    唉!
    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
    像我这样的人,哪里不是可以死的地方呢?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
  • 〔微以:无以。〕
  • 自文
  • 〔自文:自我表白。〕
  • 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以前,如果我把尸骨抛在荒野中,虽然光明磊落问心无愧,但也掩盖不了我对国君和父母的过失,国君和父母又会怎么评价我呢?
    诚不自意返吾衣冠
  • 〔返吾衣冠:回到我的衣冠之乡,即回到南宋。〕
  • ,重见日月
  • 〔日月:这里指指皇帝和皇后。〕
  • ,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
    实在没想到我最终回到了宋朝,重新整理衣冠,再见到了皇帝,即使立刻死在故国的土地上,我还有什么遗憾呢!
    复何憾哉!
    还有什么遗憾呢!
      是年夏五
  • 〔夏五:即夏五月。〕
  • ,改元景炎
  • 〔改元景炎:由于宋恭帝为元兵掳去,德祐二年五月,文天祥等人在福州立赵昰为帝,是为端宗,改元景炎。〕
  •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这一年夏天五月,改年号为景炎,庐陵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作序,诗集名为《指南录》。

注释

《指南录》诗卷,为作者自编诗集,收集作者自出使元营。被扣押。脱险直至福建期间所作诗,其中并间有纪事。诗集取名于作者《渡扬子江》诗“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之意。因作者曾经为《指南录》写过一篇序,故这篇称为《后序》。这篇《后序》追叙了作者抗辞犯敌,辗转逃往,九死一生的历险经历,凸显了作者历经磨难而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
〔德祐二年〕即公元年德祐〕宋恭帝的年号。
〔枢密使〕宋朝所置掌管军事的最高长官,位与宰相等。
〔北兵〕即元兵。
〔修门〕《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入修门些。”本指楚国郢都城门,这里代指南宋都城临安的城门。
〔左丞相〕当时吴坚任左丞相。
〔使辙〕指使臣车辆。
〔当国者〕指宰相。
〔纾(shū)〕解除。
〔觇(chān)〕侦察,窥视。
〔以资政殿学士行〕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
〔资政殿学士〕宋朝给予离任宰相的荣誉官衔。
〔吕师孟〕时为兵部尚书,叛将吕文焕之侄。
〔构恶〕结怨。
〔贾余庆〕官同签书枢密院事。知临安府,后代文天祥为右丞相,时与文天祥同出使元营。
〔献谄〕《指南录·纪事》“予既絷维,贾余庆以逢迎继之”,“献谄”之事当即指此。
〔诟〕责骂。
〔失信〕指元军扣押使臣。
〔数(shǔ)〕列举罪责,加以谴责。
〔馆伴〕接待外国使臣的人员。
〔祈请使〕奉表请降的使节。
〔分〕本分。
〔引决〕自杀。
〔隐忍〕屈志忍耐,忍辱而活。
〔“昔人”二句〕作者在这里引用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之语,意谓自己暂时隐忍,保全性命,以图有所作为。
〔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当时为元军占领。
〔真州〕今江苏省仪征县,当时仍为宋军把守。
〔东西二阃〕指宋淮东制置使李庭芝和淮西制置使夏贵。
〔阃(kǔn)〕城郭门限,这里代指在外统兵将帅。
〔维扬帅〕指淮东制置使李庭芝。
〔维扬〕扬州,当时为淮东制置使所驻之地。
〔下逐客之令〕文天祥到真州后,与真州安抚使苗再成计议,约李庭芝共破元军。李庭芝因听信谗言,怀疑文天祥通敌,令苗再成将其杀死,苗再成不忍,放文天祥脱逃。
〔追购〕悬赏追缉。
〔渚州〕指长江中的沙州;时已被元军占领。
〔北海〕指淮海。
〔苏州洋〕今上海市附近的海域。
〔四明〕今浙江省宁波市。
〔天台〕今浙江省天台县。
〔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
〔诋〕辱骂。
〔大酋〕指元军统帅伯颜。
〔北舰〕指元军舰队。
〔物色〕按形貌搜寻。
〔瓜洲〕在扬州南长江中。
〔扬子桥〕在扬州南。
〔竟使〕倘使。
〔殆〕几乎,差不多。
〔例〕等于。
〔桂公塘〕地名,在扬州城外。
〔贾家庄〕地名,在扬州城北。
〔巡徼〕这里指在地方上巡逻之人。
〔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县。
〔质明〕黎明。
〔制府〕指淮东制置使官府。
〔檄〕原指晓喻或声讨的文书,这里是指李庭芝追捕文天祥的文书。
〔捕系〕捉拿囚禁。
〔城子河〕在高邮县境内。
〔海陵〕今江苏省泰州市。
〔高沙〕即高邮。
〔海安。如皋〕县名,今均属江苏省。
〔通州〕今江苏省南通市。
〔鲸波〕指海中汹涌的大浪。
〔涉鲸波〕指出海。
〔北关外〕指临安城北高亭山,文天祥出使元营于此。
〔吴门〕今江苏省苏州市。
〔毘陵〕今江苏省常州市。
〔三山〕即今福建省福州市,因城中有闽山。越王山。九仙山,故名“三山”。
〔“予之”二句〕这两句是说,我能活下来是幸运的,但侥幸生存是为了做什么呢?
〔僇(lù)〕侮辱。
〔“所求”二句〕《礼记·祭义》“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父母遗体〕父母授予自己的身体。
〔殆〕危险。
〔九庙〕皇帝祭祀祖先共有九庙,这里以九庙指代国家。
〔高祖〕指宋太祖赵匡胤。
〔微以〕无以。
〔自文〕自我表白。
〔返吾衣冠〕回到我的衣冠之乡,即回到南宋。
〔日月〕这里指指皇帝和皇后。
〔“使旦夕得正丘首”句〕《礼记·檀公上》“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传说狐狸死时,头必朝向出生时的山丘。作者用这个典故来表明不忘故国的情怀。
〔夏五〕即夏五月。
〔改元景炎〕由于宋恭帝为元兵掳去,德祐二年五月,文天祥等人在福州立赵昰为帝,是为端宗,改元景炎。

相关推荐

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36—1283
宋吉州廬陵人,字履善,又字宋瑞,號文山。理宗寶祐四年進士第一。開慶初元兵攻宋,宦官董宋臣主遷都,天祥上書請斬宋臣,進御敵之計,未被采納。任軍器監兼權直學士院,草制語譏賈似道,遭劾罷。度宗咸淳九年起任湖南提刑,改知贛州。恭帝德祐初元軍東下,破家財為軍費,率義兵萬人入衛臨安。次年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出使元軍議和,被拘至鎮江,后脫逃回朝。端宗即位,復拜右相兼樞密使,因與左相陳宜中議論不合,率兵在福建、廣東堅持抗元,收復州縣多處。祥興元年被俘于五坡嶺,次年拒元將張弘範誘降,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心志。后被囚于元大都三年,屢拒威逼利誘,視死如歸。臨刑作《正氣歌》。謚忠烈。有《文山集》。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