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奉送巴大将军东征逻察拼音版

奉送巴大将军东征逻察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4 12:33:03

全文注音

  • fèng
  • sòng
  • jiāng
  • jūn
  • dōng
  • zhēng
  • luó
  • chá
  •  
  • qīng
  •  
  • zhào
  • qiān
  • sωn
  • zhǒng
  • rén
  • βīn
  • dγo
  • biān
  •  
  • lín
  • huáng
  • tōng
  • jīng
  • fēng
  • yān
  •  
  • ān
  • γn
  • jiγn
  •  
  • huī
  • bīng
  • zhí
  • lóng
  • tíng
  • βián
  •  
  • βián
  • xiγo
  • dāng
  •  
  • xīng
  • chén
  • liè
  • yán
  •  
  • jωn
  • shēng
  • sǎo
  • kωn
  • bīng
  •  
  • zhγn
  • βì
  • yáo
  • kāi
  • rén
  •  
  • juǎn
  • cuì
  • chuī
  • cháng
  •  
  • zhōu
  • jiγn
  • gōng
  • shǐ
  • shēng
  • xiāng
  •  
  • wγn
  • chén
  • téng
  • xiǎng
  •  
  • βiān
  • zhγng
  • xuān
  • tuó
  •  
  • tuó
  • zhγng
  • lián
  • yán
  • gèn
  • dōng
  •  
  • hǎi
  • βì
  • míng
  • méng
  • tiān
  • bái
  •  
  • lóng
  • jiāng
  • shuǐ
  • hēi
  • yún
  • bγn
  • hωn
  •  
  • lǐng
  • xuě
  • huáng
  • shǔ
  • yóu
  •  
  • cāng
  • máng
  • βì
  • jīng
  • βí
  • xíng
  •  
  • zhǔ
  • guó
  • jiāng
  • jiā
  • yíng
  •  
  • liγo
  • zhī
  • kòu
  • niǎo
  • shòu
  • sγn
  •  
  • zhuǎn
  • dǒu
  • cuī
  • lián
  • yíng
  •  

原文

奉送巴大将军东征逻察
[清代]吴兆骞

乌孙种人侵盗边,临潢通夜惊风烟。
安都都护按剑怒,麾兵直度龙庭前。
牙前大校五当户,吏土星陈列严鼓。
军声欲扫昆弥兵,战气遥开野人部。
卷芦叶脆吹长歌,周踺弓矢声相摩。
万骑晨腾响戈戟,千帐夜移喧紫驼。
驼帐连延亘东极,海气冥濛际天白。
龙江水黑云半昏,马岭雪黄暑犹积。
苍茫大碛旌旗行,属国壶浆夹马迎。
料知寇马鸟兽散,何须转斗催连营。


相关推荐

吴兆骞

吴兆骞(1631~1684)清初诗人。字汉槎(音[chá]),号季子,吴江松陵镇(今属江苏苏州)人。少有才名,与华亭彭师度、宜兴陈维崧有“江左三凤凰”之号。顺治十四年科场案,无辜遭累,遣戍宁古塔二十三年,友人顾贞观恳求于纳兰性德,后经性德父明珠营救,得以赎还。归后三年而卒。诗作慷慨悲凉,独奏边音,因有“边塞诗人”之誉,著有《秋笳集》。
《大辞海》:吴兆骞(1631—1684)清诗人。字汉槎,江南吴江(今属江苏)人。顺治十四年(1657年)举人,罹当年科场案流放宁古塔。曾在戍所与人结诗社“七子会”。后友人顾贞观求援于纳兰性德,经性德父明珠及徐乾学营救,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赎还。其诗多写关外景色和怀乡之情;若干篇章,指斥沙俄侵略暴行,歌颂黑龙江流域广大军民抗俄斗争,表现了爱国思想。有《秋笳集》。

《中国文学家大词典》:(1631—1684)字汉槎,号季子,江南吴江(今属江苏)人。顺治十四年举人。以科场案遣戍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二十余年。出关时以牛车载书万卷,在塞外仍与羁臣逐客饮酒赋诗。后得友人顾贞观为之求援于纳兰性德﹑徐乾学等人,经性德之父明珠活动,于康熙二十年被允纳资赎回。归家后又出游,病逝于京师旅舍。吴兆骞少即博览文籍,才气横溢。早年所作诗歌﹑骈文如《秋感八首》﹑《虎丘题壁二十绝句》等已工整博丽,颇有声名。王士禛﹑徐乾学赏识其诗作才华富丽,风格端庄。其诗风近于吴伟业一派。吴兆骞长期流亡塞上,侘傺不自聊,一发之于诗,篇章遂转而凄丽雄浑,哀动心魄遣戍时,吴伟业为作《悲歌行》以赠之,有“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句,送吏无不呜咽。吴兆骞远离桑梓而谪至冰雪塞上,触目愁来,俯仰伤怀,发为诗歌,乃成悽怆不平之鸣,是以命其集为《秋笳》。所作古体如《榆关老翁行》﹑《白头宫女行》﹑《奉送巴大将军东征逻察》﹑《燕支山》,近体如《出关》﹑《黑林》﹑《饮沙河砦》﹑《城楼晓望》﹑《夜行》﹑《长白山》﹑《秋夜师次松花江,大将军以牙兵先济,窃以道旁寓目,即成口号,示同观诸子》等作,不仅诗境沉雄,风格遒上,而且其中有些作品描绘了我国边陲的险要形势,揭露了帝俄觊觎我领土的用心,还表现了中国人民守卫边境﹑进行反侵扰自卫战争的正义性和我军将士的必胜信念。沈德潜评吴兆骞“诗歌悲壮,令读者如相遇于丁零绝塞之间……倘以老杜之沉郁顿挫出之,必更有高一格者”(《国朝诗别裁集》)。《四库全书总目》谓“兆骞诗天分特高,风骨遒上。又荷戈边塞,穷愁之语易工,故当时以才人目之”。在吴兆骞谪戍期间,其友顾贞观有《金缕曲》词寄赠,太傅之子成容若见之,泣曰:“河梁生别之诗,山阳死友之传,得此而三。”后经努力,使其赎还。能文﹑爱友﹑怜才之举,一时传为佳话。著作有《秋笳集》八卷。生平事迹见《清史列传·文苑》本传﹑《清史稿·文苑》计东传附﹑徐??《孝廉吴君兆骞墓志铭》。(吴正明)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

《中国人名大词典》:(1631—1684)清初吴江(今属江苏)人,字汉槎。顺治举人。以科场案被逮遣戍宁古塔,居塞外凡二十三年,友人顾贞观言于纳兰性德,经性德父明珠营救,始得赦还。少有才名,后与彭师度﹑陈维崧有“江左三凤凰”之目。善诗,多写关外景色及抒发怀乡之情,若干篇章,歌颂了黑龙江流域军民的抗俄斗争。著有《秋笳集》。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