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醉以酒,既饱以德。
君子万年,介尔景福。
既醉以酒,尔肴既将。
君子万年,介尔昭明。
昭明有融,高朗令终。
令终有俶,公尸嘉告。
其告维何,笾豆静嘉。
朋友攸摄,摄以威仪。
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类维何,室家之壸。
君子万年,永锡祚胤。
其胤维何,天被尔禄。
君子万年,景命有仆。
其仆维何,釐尔女士。
釐尔女士,从以孙子。
〔介〕借为“丐”,施予。
〔景福〕大福。
〔将〕美。
〔昭明〕光明。
〔有融〕融融,盛长之貌。
〔令终〕好的结果。
〔俶〕始。
〔公尸〕古代祭祀时以人装扮成祖先接受祭祀,这人就称“尸”,祖先为君主诸侯,则称“公尸”。
〔嘉告〕好话,指祭祀时祝官代表尸为主祭者致嘏辞(赐福之辞)。
〔笾豆〕两种古代食器礼器,笾竹制,豆陶制或青铜制。
〔静〕善。
〔攸摄〕所助,所辅。摄,辅助。
〔孔时〕很好。
〔匮〕亏,竭。
〔锡〕同“赐”。
〔类〕属类。
〔壶〕宫中之道,引申为齐家。
〔祚〕福。
〔胤〕后嗣。
〔被〕加。
〔景命〕大命,天命。
〔仆〕附。
〔釐〕赐。
〔女士〕女男。又郑笺释为“女而有士行者”。
〔从以〕随之以。
〔孙子〕“子孙”的倒文。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