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太行山〕绵延于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大山脉。
〔何〕多么。与下文“雪落何霏霏”之“何”意同。
〔巍巍〕高耸的样子。
〔羊肠坂地名,在壶关东南,以坂道盘旋弯曲如羊肠而得名。
〔坂〕斜坡。
〔诘屈〕曲折盘旋。
〔摧〕毁坏折断。
〔罴熊的一种,又叫马熊或人熊。
〔溪谷〕山中低洼有水处。山中居民往往聚居溪谷,此处说“少人民”,言山中人烟稀少。
〔霏霏〕雪下得很盛的样子。
〔延颈〕伸长脖子(远眺)。
〔怀〕怀恋,心事。
〔怫
〔郁〕愁闷不安。
〔东归〕指归故乡谯郡。作者谯(今安徽亳县)人,在太行之东,故云“一东归”。
〔绝〕断。
〔中路〕中途。
〔薄暮〕黄昏。
〔担囊〕挑着行李。
〔行取薪〕边走边拾柴。
〔斧冰〕以斧凿冰取水。糜稀粥。
〔《东山》《诗经》篇名。据毛序,本篇为周公东征,战士离乡三年,在归途中思念家乡而作。
〔悠悠〕忧思绵长的样子。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55—220
即魏武帝。東漢末沛國譙人,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名阿瞞。曹嵩子。少有權術。年二十舉孝廉為郎,遷頓丘令。拜騎都尉,參與鎮壓黃巾軍,遷濟南相。獻帝初平三年,任兗州牧,分化誘降黃巾軍,編其精銳為青州兵。建安元年,迎獻帝都許,用獻帝名義發號施令。先后破呂布、袁術、袁紹,逐漸統一北方。建安十三年進位丞相,率軍南下,在赤壁為孫權、劉備聯軍所敗。封魏王。用人唯才,抑制豪強,加強集權,興修水利,以利于社會經濟之恢復與發展。精通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善詩文,多抒發政治抱負,反映東漢末人民苦難,辭氣慷慨。卒謚武,魏文帝黃初時追尊武帝,廟號太祖。今存《曹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