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程延:一作“程近”,事迹不祥,诗人的诗友。
簟(diàn):竹席。
空城:指城市秋夜清静如虚空。澹月华:月光淡荡。澹,漂动。
星河:即银河。
砧杵(zhēn chǔ):捣衣用具,古代捣衣多在秋夜。砧,捣衣石。杵,捣衣棒。
节候:节令气候。
心期:心所向往。卧:指闲居。落空。
向来:刚才。秀句:诗的美称。
鸣鸦:天晓鸦鸣。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大辞海》:韩翃唐诗人。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登进士第。后数入节度幕府中任职,官至中书舍人。约卒于建中贞元之际。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酬赠送别之作,《寒食》诗较有名。许尧佐作传奇小说《柳氏传》,即写他和柳氏的恋爱故事。有《韩君平诗集》。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唐鄧州南陽人,字君平。玄宗天寶十三載進士。善詩,為大歷十才子之一。侯希逸鎮淄青,辟為從事。府罷,閑居十年。李勉鎮宣武,復辟之。德宗建中初,以駕部郎中知制誥。時有兩韓翃,其一為刺史,宰相請孰與,帝命與詩人韓翃。官終中書舍人。有集。
《唐詩大辭典修訂本:》生卒年不詳。字君平,南陽(今屬河南)人。玄宗天寶十三載(754)登進士第。肅宗寶應元年(762)在淄青節度使侯希逸幕中為從事,檢校金部員外郎。代宗永泰元年(765)侯希逸為部下所逐,韓翃隨之歸朝,在長安閑居10年。大歷九年(774)后,在汴宋節度使幕中任職。德宗建中初(780)因《寒食》詩見賞于德宗,擢為駕部郎中、知制誥,遷中書舍人卒。其與柳氏之愛情故事,盛傳一時,許堯佐撰為傳奇《柳氏傳》,《本事詩·情感》亦載其事。生平見《新唐書·盧綸傳》、《極玄集》卷下、《唐才子傳》卷四,今人傅璇琮有《關于〈柳氏傳〉與〈本事詩〉所載韓翃事跡考實》。韓翃久在軍幕,其詩多為送別酬贈之作,頗負盛名。高仲武《中興間氣集》卷上云:“韓員外詩,匠意近于史。興致繁富,一篇一詠,朝士珍之。”翃為“大歷十才子”之一,然詩風富麗華美,異于諸人。五律洗煉清麗,佳句迭見,《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題僧房》、《送故人歸魯》為其名作。七律以技巧圓熟著稱,《送客水路歸陝》、《同題仙游觀》等為大歷七律佳構。古詩《奉送王相公縉赴幽州巡邊》、《送孫潑赴云中》,氣勢沉雄,為大歷邊塞詩之名作。七絕則風華流麗,為中唐名家。《新唐書·藝文志四》著錄詩集5卷,已佚。明人輯有《韓君平集》。《全唐詩》存詩3卷。《全唐詩外編》補詩2首。
《唐诗汇评:》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十三载(754),登进士第。代宗初,入侯希逸淄青幕为从事。希逸被逐,闲居将十年。大历中,入田神功汴宋幕。九年,神功死,弟神玉代为节度,翊仍在幕中。后又佐李希烈、李勉汴州幕。建中初,以《寒食》诗受知于德宗,征为驾部郎中、知制诰。官终中书舍人。翊工诗,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有《韩翊诗集》五卷。明人重编《韩君平集》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三卷。
《词学图录:》韩翃,字君平。南阳人。官至中书舍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有《韩君平诗集》。其爱姬柳氏乱离中曾被番奖沙叱利所夺,因作《章台柳》词赠姬,姬和《杨柳枝》,附韩诗集中。
《全唐诗补逸:》韩翃字君平,南阳人。天宝十三载杨纮榜进士。其诗兴致繁富,人谓如芙蓉出水云。补诗二首。
《古代作品中的评论》:
《中兴间气集:》韩员外诗,匠意近于史,兴致繁富,一篇一咏,朝士珍之,多士之选也。如“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又“客衣筒布润,山舍荔枝繁”,又“疏帘看雪卷,深户映花关”,方之前载,芙蓉出水,未足多也。其比兴深于刘员外,筋节成于皇甫冉也。
《《唐诗品》:》君平意气清华,才情俱秀,故发调誓拔,节奏琅然,每一篇出,辄相传布,亦雅道之中兴也。七言古作,性情奔会,词采蓊郁,虽格稍不振,而风调弥远,讽其华要,亦足解于烦襟矣。
《升庵诗话:》唐人评韩翃诗,谓“比兴深于刘长卿,筋节减于皇甫冉”。比兴,景也,筋节,情也。
《少室山房笔丛:》余谓君平之诗,比兴不深于长卿,筋节不减于皇甫也。
《诗薮:》中唐钱、刘虽有风味,气骨顿衰,不如所为近体。惟韩翃诸绝最高,如《江南曲》、《宿山中》、《赠张千牛》、《送齐山人》、《寒食》、《调马》,皆可参入初盛间。
《唐音癸签:》君平高华之句,几夺右丞之席,无奈其使事堆垛堪憎,见珍朝士以此,见侮后进亦以此。
《《诗源辨体》:》翃七言绝,后二句多偶对者,藻丽精工,是其特创,晚唐人决不能有也。
《《诗源辨体》:》韩七言古艳冶婉媚,乃诗馀之渐。
《《诗辩坻》:》君乎长篇,天才逸丽,兴逐笔生,复工染缀,色泽秾妙,在天宝后,文房、仲文俱当却席者也。
《《载酒园诗话又编》:》贞元以前人诗多朴重,韩翃在天宝中已有名,其诗始修辞逞态,有风流自赏之意,昌黎曰:“欢愉之辞难工,穷苦之言易好。”独翱反是。其佳句如“寒雨送归千里外,东风沉醉包花前”、“露色点衣孤屿晓,花枝妨帽小园春”、“池畔花深斗鸭栏,桥边雨洗藏鸦柳”、“门外碧潭春洗马,楼前红烛夜迎人”、“急管昼催平乐酒,春衣夜宿杜陵花”,皆豪华逸乐之慨。唯《送李少府入蜀》诗“孤城晚闭秋江上,匹马寒嘶山露中”,稍觉凄然可念。然在集中,亦如九十春光,一朝风雨耳。第姿韵虽增,风气亦渐降。至若“葛花满地能消酒,栀子同心好赠人”……骎骎已入轻靡,为晚唐风调矣。
《《大历诗略》:》歌行诸制,笔力不高,而调态新颖动人。诸绝句兴寄或深或浅,具有乐府意。韩舍人翃才调翩翩,大历能品。
《《石园诗话》:》韩君平翃七律健丽而对仗天成,七铯亦神情疏畅。“雨馀衫袖冷,风急马蹄轻”,“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鸣磬夕阳尽,卷帘秋色来”、“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为五言佳句。如“小县春生日,公孙吏隐时”、“远水流春色,回风送落晖”、“过淮芳草歇,千里又东归”、“县舍江去里,心闲境又偏”、“还家不落春风后”、“白晳风流似有须”、皆工于发端。
《三唐诗品:》其源出于谢元晖,泛艳轻华,已无深致。歌行法初唐之体,亦能卷舒命匠,经纬成机。律体自亚李、卢,犹称芳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