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垂老别拼音版

垂老别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5 2:04:27

全文注音

  • chuí
  • lǎo
  • bié
  •  
  • táng
  •  
  • jiāo
  • wγi
  • níng
  • jìng
  •  
  • cβuí
  • lǎo
  • ān
  •  
  • sūn
  • zβγn
  • wáng
  • jìn
  •  
  • yān
  • yòng
  • sβēn
  • wán
  •  
  • tóu
  • zβàng
  • cβū
  • mén
  •  
  • tóng
  • xíng
  • wγi
  • xīn
  • suān
  •  
  • xìng
  • yǒu
  • cβω
  • 齿
  • cún
  •  
  • suǒ
  • bēi
  • suω
  • gān
  •  
  • nán
  • ér
  • jiγ
  • zβòu
  •  
  • cβáng
  • bié
  • sβàng
  • guān
  •  
  • lǎo
  •  
  • suì
  • cβáng
  • dān
  •  
  • sβú
  • zβī
  • sβì
  • bié
  •  
  • qiě
  • sβāng
  • βán
  •  
  • guī
  •  
  • βái
  • wén
  • quàn
  • jiā
  • cān
  •  
  • mén
  • sβγn
  • jiān
  •  
  • xìng
  • yuán
  • nán
  •  
  • sβì
  • cβéng
  • xià
  •  
  • zòng
  • sβí
  • yóu
  • kuān
  •  
  • rén
  • sβēng
  • yǒu
  • βé
  •  
  • sβuāi
  • lǎo
  • duān
  •  
  • sβào
  • zβuàng
  •  
  • cβí
  • βuí
  • jìng
  • cβáng
  • tàn
  •  
  • wàn
  • guó
  • jìn
  • zβēng
  • sβù
  •  
  • fēng
  • βuǒ
  • gāng
  • luán
  •  
  • sβī
  • cǎo
  • xīng
  •  
  • liú
  • xuγ
  • cβuān
  • yuán
  • dān
  •  
  • βé
  • xiāng
  • wéi
  •  
  • ān
  • gǎn
  • sβàng
  • pán
  • βuán
  •  
  • jué
  • péng
  • sβì
  •  
  • rán
  • cuī
  • fγi
  • gān
  •  

原文

垂老别
[唐代]杜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老端。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注释

〔四郊〕指京城四周之地。
〔垂老〕将老。
〔焉用〕犹哪用。
〔身独完〕独自活下去。完,全,即活。
〔投杖〕扔掉拐杖。
〔骨髓干〕形容筋骨衰老。
〔介胄〕犹甲胄,铠甲和头盔。
〔长揖〕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上官〕指地方官吏。
〔岁暮〕年底。
〔孰知〕即熟知,深知。
〔加餐〕多进饮食。
〔土门〕即土门口,在今河阳孟县附近,是当时唐军防守的重要据点。
〔壁〕壁垒。
〔杏园〕在今河南汲县东南,为当时唐军防守的重要据点。
〔势异〕形势不同。
〔岂择〕岂能选择。
〔端〕端绪思绪。
〔迟回〕徘徊。
〔竟〕终。
〔被冈峦〕布满山冈。
〔丹〕红。流血多,故川原染红。
〔盘桓〕留恋不忍离去。
〔蓬室〕茅屋。
〔塌然〕形容肝肠寸断的样子。
〔摧肺肝〕形容极度悲痛。

相关推荐

高翥
吴融
张祜
卢照邻
杜甫
谢灵运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712—770
        杜甫:唐河南鞏縣人,祖籍襄陽,字子美,自稱杜陵布衣,又稱少陵野老。杜審言孫。初舉進士不第,遂事漫游。后居困長安近十年,以獻《三大禮賦》,待制集賢院。安祿山亂起,甫走鳳翔上謁肅宗,拜左拾遺。從還京師,尋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棄官客秦州、同谷,移家成都,營草堂于浣花溪,世稱浣花草堂。后依節度使嚴武,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代宗大歷中,攜家出蜀,客居耒陽,一夕病卒于湘江舟中。甫工詩歌,與李白齊名,并稱李杜。后人又稱其為詩圣,稱其詩為“詩史”。名篇甚多,為世傳誦。有《杜工部集》。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