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选自《杜诗详注》卷一(中华书局1979年版)。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杜甫曾在齐赵(今山东河北一带)漫游,故有此作。
〔岱宗〕指泰山。
〔齐鲁青未了(liǎo)〕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齐鲁,春秋时的两个诸侯国,在今山东一带。泰山以北为齐国,泰山以南为鲁国。青,指山色。未了,不尽。
〔造化钟神秀〕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造化,指天地大自然。钟,聚集。
〔阴阳割昏晓〕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阴阳,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割,分。
〔荡胸生曾云〕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曾,同“层”。
〔决眦(zì)入归鸟〕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眦,眼眶。
〔会当〕终当,终要。
〔凌绝顶〕登上泰山的顶峰。凌,登上。
〔曾〕通层。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夫〕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
〔如何〕怎么样。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
〔未了〕不尽,不断。
〔造化〕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
〔割〕分。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昏晓〕黄昏和早晨。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荡胸〕心胸摇荡。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712—770
杜甫:唐河南鞏縣人,祖籍襄陽,字子美,自稱杜陵布衣,又稱少陵野老。杜審言孫。初舉進士不第,遂事漫游。后居困長安近十年,以獻《三大禮賦》,待制集賢院。安祿山亂起,甫走鳳翔上謁肅宗,拜左拾遺。從還京師,尋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棄官客秦州、同谷,移家成都,營草堂于浣花溪,世稱浣花草堂。后依節度使嚴武,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代宗大歷中,攜家出蜀,客居耒陽,一夕病卒于湘江舟中。甫工詩歌,與李白齊名,并稱李杜。后人又稱其為詩圣,稱其詩為“詩史”。名篇甚多,為世傳誦。有《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