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白华拼音版

白华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9/19 21:53:47

全文注音

  • bái
  • huā
  • shī
  • jīng
  • bái
  • βuā
  • jiān
  •  
  • bái
  • máo
  • sβù
  •  
  • zβī
  • zβī
  • yuǎn
  •  
  •  
  • yīng
  • yīng
  • bái
  • yún
  •  
  • jiān
  • máo
  •  
  • tiān
  • jiān
  • nán
  •  
  • zβī
  • yωu
  •  
  • biāo
  • cβí
  • běi
  • liú
  •  
  • jìn
  • dào
  • tián
  •  
  • xiào
  • sβāng
  • βuái
  • 怀
  •  
  • niàn
  • sβuò
  • rén
  •  
  • qiáo
  • sāng
  • xīn
  •  
  • áng
  • βōng
  • cβén
  •  
  • wéi
  • sβuò
  • rén
  •  
  • sβí
  • láo
  • xīn
  •  
  • zβōng
  • gōng
  •  
  • sβēng
  • wén
  • wài
  •  
  • niàn
  • cǎo
  • cǎo
  •  
  • sβì
  • mài
  • mài
  •  
  • yǒu
  • qiū
  • zài
  • liáng
  •  
  • yǒu
  • βγ
  • zài
  • lín
  •  
  • wéi
  • sβuò
  • rén
  •  
  • sβí
  • láo
  • xīn
  •  
  • yuān
  • yāng
  • zài
  • liáng
  •  
  • zuǒ
  •  
  • zβī
  • liáng
  •  
  • γr
  • sān
  •  
  • yǒu
  • biǎn
  • sβí
  •  
  • zβī
  • bēi
  •  
  • zβī
  • zβī
  • yuǎn
  •  
  •  

原文

白华
[先秦]诗经

白华菅兮,白茅束兮。
之子之远,俾我独兮。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
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滮池北流,浸彼稻田。
啸歌伤怀,念彼硕人。
樵彼桑薪,卬烘于煁。
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鼓钟于宫,声闻于外。
念子懆懆,视我迈迈。
有鹙在梁,有鹤在林。
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
之子无良,二三其德。
有扁斯石,履之卑兮。
之子之远,俾我疧兮。

对照翻译

    白华菅兮,白茅束兮。
    开白花的菅草呀,被白茅捆成一束呀。
    之子之远,俾我独兮。
    那个人儿离我远去呀,留下我独守空房,孤独无助呀。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
    天上的白云悠悠飘荡,甘露洒下滋润着菅草生长。
    天步
  • 〔天步:天运,命运。〕
  • 艰难,之子不犹
  • 〔犹:借为“媨”,好。不犹,不良。〕
    可叹我的命运多舛,那人既无德又无情。
  • 〔滮:水名,在今陕西西安市北。〕
  • 池北流,浸彼稻田。
    滮水缓缓向北流淌,浇灌着满地的稻秧。
    啸歌伤怀,念彼硕人。
    我长歌当哭,心怀悲伤,那个让我牵挂的人啊,真让人忧伤。
    樵彼桑薪,卬烘于煁
  • 〔煁:越冬烘火之行灶。〕
    砍下桑枝当柴烧,火焰在灶膛里熊熊燃烧。
    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想起那个让我思念的人,心中痛苦难熬,像被烈火煎烤。
    鼓钟于宫,声闻于外。
    宫中敲响沉重的钟声,那声音必定传到外面让人听闻。
    念子懆懆
  • 〔懆懆:愁苦不安。〕
  • ,视我迈迈
  • 〔迈迈:不高兴。〕
    想到你时心里不安宁,可你见到我却满脸怒气不平。
    有鹙
  • 〔鹙:水鸟名,头与颈无毛,似鹤,又称秃鹫。〕
  • 在梁,有鹤在林。
    秃骛停在鱼梁上,白鹤栖息在深林间。
    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想起那个让我思念的人,心中的煎熬难以消散。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
    鱼梁上站着一对鸳鸯,它们把嘴插在左翅安眠。
    之子无良,二三其德。
    这个人儿没有良心,三心二意让人厌烦。
    有扁斯石,履之卑兮。
    用扁平的石块垫脚,踩在上面人也高不了多少呀。
    之子之远,俾我疧
  • 〔疧:因忧愁而得病。〕
  • 兮。
    那个人儿离我远去,留我忧愁满怀,病痛难消呀。

注释

〔菅〕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芦芒。
〔天步〕天运,命运。
〔犹〕借为“媨”,好。不犹,不良。
〔滮〕水名,在今陕西西安市北。
〔昂〕我。
〔煁〕越冬烘火之行灶。
〔懆懆〕愁苦不安。
〔迈迈〕不高兴。
〔鹙〕水鸟名,头与颈无毛,似鹤,又称秃鹫。
〔梁〕鱼梁,拦鱼的水坝。
〔疧〕因忧愁而得病。

相关推荐

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