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赤壁赋拼音版

赤壁赋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6 23:33:33

全文注音

  • qián
  • chì
  •  
  • běi
  • sòng
  •  
  • shì
  •  
  •  
  •  
  •  
  • rén
  • zhī
  • qiū
  •  
  • yuè
  • wγng
  •  
  • βè
  • fγn
  • zhōu
  • yóu
  • chì
  • zhī
  • xiγ
  •  
  • qīng
  • fēng
  • lái
  •  
  • shuǐ
  • xīng
  •  
  • jiǔ
  • zhǔ
  • βè
  •  
  • sòng
  • míng
  • yuè
  • zhī
  • shī
  •  
  • yǎo
  • tiǎo
  • zhī
  • zhāng
  •  
  • shǎo
  • yān
  •  
  • yuè
  • chū
  • dōng
  • shān
  • zhī
  • shγng
  •  
  • pái
  • huái
  • dωu
  • niú
  • zhī
  • jiān
  •  
  • bái
  • héng
  • jiāng
  •  
  • shuǐ
  • guāng
  • jiē
  • tiān
  •  
  • zòng
  • wěi
  • zhī
  • suω
  •  
  • líng
  • wγn
  • qǐng
  • zhī
  • máng
  • rán
  •  
  • hγo
  • hγo
  • píng
  • fēng
  •  
  • ér
  • zhī
  • suω
  • zhǐ
  •  
  • piāo
  • piāo
  • shì
  •  
  • huγ
  • ér
  • dēng
  • xiān
  •  
  •  
  •  
  •  
  •  
  • shì
  • yǐn
  • jiǔ
  • shèn
  •  
  • βòu
  • xián
  • ér
  • zhī
  •  
  • yuē
  •  
  •  
  • guì
  • zhγo
  • lán
  • jiǎng
  •  
  • βōng
  • míng
  • liú
  • guāng
  •  
  • miǎo
  • miǎo
  • huái
  • 怀
  •  
  • wγng
  • měi
  • rén
  • tiān
  • fāng
  •  
  •  
  • βè
  • yωu
  • chuī
  • dòng
  • xiāo
  • zhě
  •  
  • ér
  • zhī
  •  
  • shēng
  • rán
  •  
  • yuγn
  •  
  •  
  • yīn
  • niǎo
  • niǎo
  •  
  • jué
  •  
  • yōu
  • zhī
  • qián
  • jiāo
  •  
  • zhōu
  • zhī
  •  
  •  
  •  
  •  
  •  
  • qiǎo
  • rán
  •  
  • zhèng
  • jīn
  • wēi
  • zuò
  • ér
  • wèn
  • βè
  • yuē
  •  
  •  
  • wèi
  • rán
  •  
  •  
  • βè
  • yuē
  •  
  •  
  •  
  • yuè
  • míng
  • xīng
  •  
  • què
  • nán
  • fēi
  •  
  •  
  • fēi
  • cáo
  • mèng
  • zhī
  • shī
  •  
  • 西
  • wγng
  • xiγ
  • βωu
  •  
  • dōng
  • wγng
  • chāng
  •  
  • shān
  • chuān
  • xiāng
  • liáo
  •  
  • cāng
  • cāng
  •  
  • fēi
  • mèng
  • zhī
  • βùn
  • zhōu
  • láng
  • zhě
  •  
  • fāng
  • jīng
  • zhōu
  •  
  • xiγ
  • jiāng
  • líng
  •  
  • shùn
  • liú
  • ér
  • dōng
  •  
  • zhú
  • qiān
  •  
  • jīng
  • βōng
  •  
  • shī
  • jiǔ
  • lín
  • jiāng
  •  
  • héng
  • shuò
  • shī
  •  
  • shì
  • zhī
  • xióng
  •  
  • ér
  • jīn
  • ān
  • zγi
  • zāi
  •  
  • βuγng
  • qiáo
  • jiāng
  • zhǔ
  • zhī
  • shγng
  •  
  • xiā
  • ér
  • yωu
  • 鹿
  •  
  • jiγ
  • zhī
  • piān
  • zhōu
  •  
  • páo
  • zūn
  • xiāng
  • zhǔ
  •  
  • yóu
  • tiān
  •  
  • miǎo
  • cāng
  • hǎi
  • zhī
  •  
  • āi
  • shēng
  • zhī
  •  
  • xiγn
  • cháng
  • jiāng
  • zhī
  • qióng
  •  
  • xié
  • fēi
  • xiān
  • áo
  • yóu
  •  
  • bγo
  • míng
  • yuè
  • ér
  • cháng
  • zhōng
  •  
  • zhī
  • βě
  • zhòu
  •  
  • tuō
  • xiǎng
  • bēi
  • fēng
  •  
  •  
  •  
  •  
  •  
  •  
  • yuē
  •  
  •  
  • βè
  • zhī
  • shuǐ
  • yuè
  •  
  • shì
  • zhě
  •  
  • ér
  • wèi
  • cháng
  • wǎng
  •  
  • yíng
  • zhě
  •  
  • ér
  • xiāo
  • zhǎng
  •  
  • gγi
  • jiāng
  • biγn
  • zhě
  • ér
  • guān
  • zhī
  •  
  • tiān
  • zēng
  • néng
  • shùn
  •  
  • biγn
  • zhě
  • ér
  • guān
  • zhī
  •  
  • jiē
  • jìn
  •  
  • ér
  • yòu
  • xiγn
  •  
  • qiě
  • tiān
  • zhī
  • jiān
  •  
  • yωu
  • zhǔ
  •  
  • gωu
  • fēi
  • zhī
  • suω
  • yωu
  •  
  • suī
  • háo
  • ér
  •  
  • wéi
  • jiāng
  • shγng
  • zhī
  • qīng
  • fēng
  •  
  • shān
  • jiān
  • zhī
  • míng
  • yuè
  •  
  • ěr
  • zhī
  • ér
  • wéi
  • shēng
  •  
  • zhī
  • ér
  • chéng
  •  
  • zhī
  • jìn
  •  
  • yòng
  • zhī
  • jié
  •  
  • shì
  • zγo
  • zhě
  • zhī
  • jìn
  • zγng
  •  
  • ér
  • zhī
  • suω
  • gòng
  • shì
  •  
  •  
  •  
  •  
  •  
  •  
  • βè
  • ér
  • xiγo
  •  
  • zhǎn
  • gèng
  • zhuó
  •  
  • yáo
  • jìn
  •  
  • bēi
  • pán
  • láng
  •  
  • xiāng
  • zhěn
  • jiè
  • zhōu
  • zhōng
  •  
  • zhī
  • dōng
  • fāng
  • zhī
  • bái
  •  

原文

赤壁赋
[北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对照翻译

      壬戌
  • 〔壬(rén)戌: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 之秋,七月既望
  • 〔既望:过了望日后的第一天,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
  •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
    举酒属客
  • 〔举酒属(zhǔ)客:举起酒杯,劝客人饮酒。属,劝请。〕
  • ,诵明月之诗
  • 〔明月之诗:和下文的“窈窕之章”分指《诗经·陈风·月出》及其诗句。这首诗的第一章有“舒窈纠(jiǎo)兮”的句子,所以称为“窈窕之章”。〕
  • ,歌窈窕之章。
    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窈窕这一章。
    少焉
  • 〔少焉:一会儿。〕
  •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
  • 〔斗(dǒu)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 之间。
    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
    白露
  • 〔白露:指白茫茫的水汽。〕
  • 横江,水光接天。
    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
    纵一苇之所如
  • 〔纵一苇之所如:任凭小船漂去。纵,放任。一苇,指小船(比喻船很小,像一片苇叶)。语出《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如,往。〕
  • ,凌万顷之茫然
  • 〔凌万顷之茫然:越过那茫茫的江面。凌,越过。万顷,指广阔的江面。茫然,旷远的样子。〕
    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苍茫万顷的江面。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冯(píng)虚御风:凌空驾风而行。冯,同“凭”,乘。虚,太空。御,驾。〕
  • ,而不知其所止;
    (我的情思)浩荡,就如同凭空乘风,却不知道在哪里停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脱离人世,升入仙境。羽化,指飞升成仙。〕
    飘飘然如遗弃尘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进入仙境。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
  • 〔扣舷:敲着船边,指打着节拍。〕
  • 而歌之。
      这时候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
    歌曰:“
    歌中唱道:“
    桂棹兮兰桨
  • 〔桂棹兮兰桨:桂木做的棹,木兰做的桨。〕
  • ,击空明兮溯流光
  • 〔击空明兮溯流光:(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空明,指月光下的清波。流光,江面浮动的月光。〕
    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
    渺渺兮予怀
  • 〔渺渺兮予怀:我心里想得很远。渺渺,悠远的样子。〕
  • ,望美人兮天一方
  • 〔望美人兮天一方:眺望美人,(美人)却在天的那一边。美人,指所思慕的人。〕
  • 。”
    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
    客有吹洞箫
  • 〔洞箫:管乐器的一种。〕
  • 者,倚歌
  • 〔倚歌:依照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倚,循依。〕
  • 而和之
  • 〔和(hè)之:(用箫)随着歌声伴奏。〕
    有吹洞箫的客人,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洞箫呜呜作声,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尾声细弱而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缕,细丝。〕
    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意思是,箫声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幽壑,深谷。嫠妇,寡妇。〕
    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听了落泪。
      苏子愀然
  • 〔愀(qiǎo)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 ,正襟危坐
  • 〔危坐:端坐。〕
  • 而问客曰:“
      苏轼的容色忧愁凄怆,(他)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
    何为其然也
  • 〔何为其然也:(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
  • ?”
    (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
    客曰:“
    同伴回答:“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
    西望夏口
  • 〔夏口:古镇名,在今湖北武昌
  • 〔武昌:今湖北鄂州。〕
  • 的西面。〕,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 〔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山水环绕,一片苍翠。缪,同“缭”,盘绕围绕。〕
  • ,此非孟德之困
  • 〔困:受困。指曹操败于赤壁。〕
  • 于周郎
  • 〔周郎:周瑜。〕
  • 者乎?
    (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苍翠,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
    方其破荆州
  • 〔破荆州: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南击荆州,当时荆州刺史刘表已死,刘表的儿子刘琮(cóng)投降曹操。荆州,在今湖北湖南一带。〕
  • ,下江陵
  • 〔下江陵:刘琮投降曹操以后,曹操又在当阳的长坂击败刘备,进兵江陵。下,攻占。江陵,当时荆州首府。〕
  • ,顺流而东也,舳舻
  • 〔舳舻(zhúlú):船头和船尾的并称,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
  • 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 〔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曹操所吟的诗就是《短歌行》)。酾酒,斟酒。槊,长矛。〕
  •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代枭雄,而今天又在哪里呢?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渔樵于江渚之上:在江边捕鱼砍柴。渔樵,捕鱼砍柴。〕
  • ,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
  • 〔匏(páo)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匏,葫芦的一种。〕
  • 以相属。
    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我们)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
    寄蜉蝣
  • 〔蜉蝣(fúyóu):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短促。〕
  • 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 〔一粟:一粒米。〕
    (我们)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颗粟米那样渺小。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没有穷尽。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我想)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
    知不可乎骤
  • 〔骤:一下子,很轻易地。〕
  • 得,托遗响
  • 〔遗响:余音,指箫声。〕
  • 于悲风。”
    (我)知道这些不可能屡屡得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苏子曰:“
      苏轼说:“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但是最终并没有增加或减少。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如果从那变化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将,这里表示假设。〕
    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
  • 〔物与我皆无尽:意思是,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
  • 也,而又何羡乎!
    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享用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时候。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造物者,原指“天”,就是现在所说的“自然”。无尽藏,出自佛家语的“无尽藏海”(像海之能包罗万物)。适,这里有“享有”的意思。〕
  • 。”
    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客喜而笑,洗盏更
  • 〔更:再。〕
  • 酌。
      于是同伴高兴的笑了,清洗杯盏重新斟酒。
    肴核
  • 〔肴核:菜肴和果品。〕
  • 既尽,杯盘狼籍
  • 〔狼籍:即“狼藉”,凌乱。〕
    菜肴和果品都被吃完,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
    相与枕藉
  • 〔相与枕藉(jiè):互相枕着垫着。〕
  • 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垫着睡去,不知不觉天边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

注释

选自《苏轼文集》卷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元丰五年(1082)秋冬,苏轼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两篇赋。本文是第一篇,又称《前赤壁赋》。赤壁之战的地点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在今湖北武汉市的赤矶山。苏轼所游是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处。
〔壬(rén)戌〕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既望〕过了望日后的第一天,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
〔举酒属(zhǔ)客〕举起酒杯,劝客人饮酒。属,劝请。
〔明月之诗〕和下文的“窈窕之章”分指《诗经·陈风·月出》及其诗句。这首诗的第一章有“舒窈纠(jiǎo)兮”的句子,所以称为“窈窕之章”。
〔少焉〕一会儿。
〔斗(dǒu)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白露〕指白茫茫的水汽。
〔纵一苇之所如〕任凭小船漂去。纵,放任。一苇,指小船(比喻船很小,像一片苇叶)。语出《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如,往。
〔凌万顷之茫然〕越过那茫茫的江面。凌,越过。万顷,指广阔的江面。茫然,旷远的样子。
〔冯(píng)虚御风〕凌空驾风而行。冯,同“凭”,乘。虚,太空。御,驾。
〔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脱离人世,升入仙境。羽化,指飞升成仙。
〔扣舷〕敲着船边,指打着节拍。
〔桂棹兮兰桨〕桂木做的棹,木兰做的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空明,指月光下的清波。流光,江面浮动的月光。
〔渺渺兮予怀〕我心里想得很远。渺渺,悠远的样子。
〔望美人兮天一方〕眺望美人,(美人)却在天的那一边。美人,指所思慕的人。
〔客〕指与苏轼同游的人。
〔洞箫〕管乐器的一种。
〔倚歌〕依照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倚,循依。
〔和(hè)之〕(用箫)随着歌声伴奏。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尾声细弱而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缕,细丝。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意思是,箫声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幽壑,深谷。嫠妇,寡妇。
〔愀(qiǎo)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危坐〕端坐。
〔何为其然也〕(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
〔夏口〕古镇名,在今湖北武昌的西面。
〔武昌〕今湖北鄂州。
〔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山水环绕,一片苍翠。缪,同“缭”,盘绕围绕。
〔此〕这地方。
〔困〕受困。指曹操败于赤壁。
〔周郎〕周瑜。
〔方〕当。
〔破荆州〕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南击荆州,当时荆州刺史刘表已死,刘表的儿子刘琮(cóng)投降曹操。荆州,在今湖北湖南一带。
〔下江陵〕刘琮投降曹操以后,曹操又在当阳的长坂击败刘备,进兵江陵。下,攻占。江陵,当时荆州首府。
〔舳舻(zhúlú)〕船头和船尾的并称,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
〔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曹操所吟的诗就是《短歌行》)。酾酒,斟酒。槊,长矛。
〔渔樵于江渚之上〕在江边捕鱼砍柴。渔樵,捕鱼砍柴。
〔匏(páo)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匏,葫芦的一种。
〔蜉蝣(fúyóu)〕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短促。
〔一粟〕一粒米。
〔骤〕一下子,很轻易地。
〔遗响〕余音,指箫声。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永不复返),而并没有流去;(月亮)像那样时圆时缺,却终究没有增减的变化。未尝往,意思是江水虽然在不断地奔流,但前者去后者来,始终滔滔不绝,如同没有流去。盈,满。虚,缺。卒,终究。消长,消减和增长。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如果从那变化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将,这里表示假设。
〔物与我皆无尽〕意思是,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造物者,原指“天”,就是现在所说的“自然”。无尽藏,出自佛家语的“无尽藏海”(像海之能包罗万物)。适,这里有“享有”的意思。
〔更〕再。
〔肴核〕菜肴和果品。
〔狼籍〕即“狼藉”,凌乱。
〔相与枕藉(jiè)〕互相枕着垫着。

相关推荐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036—1101

宋眉州眉山人,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蘇洵子。仁宗嘉祐二年進士。再中制科。為鳳翔府簽書判官,召試得直史館,攝開封府推官。神宗熙寧中上書論王安石新法之不便,出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湖三州。元豐中,因詩托諷,逮赴臺獄,后以黃州團練副使安置。哲宗即位,起知登州,累官中書舍人、翰林學士兼侍讀。以龍圖閣學士知杭州,會大旱,饑疾并作,軾請免上供米,又減價糶常平米,存活甚眾。杭近海,民患地泉咸苦,軾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東西三十里修長堤,民德之。元祐六年,召為翰林承旨,尋因讒出知潁州,徙揚州。后以端明殿翰林侍讀兩學士出知定州,后貶惠州。紹圣中累貶瓊州別駕,居昌化。徽宗立,元符三年赦還,提舉玉局觀,復朝奉郎。尋病逝常州。謚文忠。所作詩文清新暢達,作詞豪放,開拓內容,突破綺靡詞風,工書善畫。有《東坡七集》、《東坡志林》、《東坡樂府》、《仇池筆記》《論語說》等。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