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孙子兵法·用间篇拼音版

孙子兵法·用间篇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9/13 13:05:09

全文注音

  • sūn
  • bīng
  • ·
  • ·
  • yòng
  • jiàn
  • piān
  •  
  • chūn
  • qiū
  • guó
  •  
  • sūn
  •  
  •  
  •  
  •  
  • sūn
  • yuē
  •  
  • fán
  • xīng
  • shī
  • shγ
  • wàn
  •  
  • chū
  • zhēng
  • qiān
  •  
  • bǎi
  • xìng
  • zhī
  • fèi
  •  
  • gωng
  • jiā
  • zhī
  • fèng
  •  
  • fèi
  • qiān
  • jīn
  •  
  • nèi
  • wài
  • sāo
  • dòng
  •  
  • dài
  • dào
  •  
  • cāo
  • shì
  • zhě
  •  
  • shγ
  • wàn
  • jiā
  •  
  • xiāng
  • shǒu
  • shù
  • nián
  •  
  • zhēng
  • zhī
  • shèng
  •  
  • ér
  • ài
  • jué
  • bǎi
  • jīn
  •  
  • zhī
  • zhī
  • qγng
  • zhě
  •  
  • rén
  • zhī
  • zhì
  •  
  • fēi
  • rén
  • zhī
  • jiàng
  •  
  • fēi
  • zhǔ
  • zhī
  • zuǒ
  •  
  • fēi
  • shèng
  • zhī
  • zhǔ
  •  
  •  
  •  
  •  
  •  
  • mγng
  • jūn
  • xián
  • jiàng
  •  
  • suǒ
  • dòng
  • ér
  • shèng
  • rén
  •  
  • chéng
  • gωng
  • chū
  • zhòng
  • zhě
  •  
  • xiān
  • zhī
  •  
  • xiān
  • zhī
  • zhě
  •  
  • guǐ
  • shén
  •  
  • xiàng
  • shì
  •  
  • yàn
  •  
  • rén
  •  
  • zhī
  • zhī
  • qγng
  • zhě
  •  
  •  
  •  
  •  
  •  
  • yòng
  • jiàn
  • yǒu
  •  
  • yǒu
  • yīn
  • jiàn
  •  
  • yǒu
  • nèi
  • jiàn
  •  
  • yǒu
  • fǎn
  • jiàn
  •  
  • yǒu
  • jiàn
  •  
  • yǒu
  • shēng
  • jiàn
  •  
  • jiàn
  •  
  • zhī
  • dào
  •  
  • shì
  • wèi
  • shén
  •  
  • rén
  • jūn
  • zhī
  • bǎo
  •  
  • yīn
  • jiàn
  • zhě
  •  
  • yīn
  • xiāng
  • rén
  • ér
  • yòng
  • zhī
  •  
  • nèi
  • jiàn
  • zhě
  •  
  • yīn
  • guān
  • rén
  • ér
  • yòng
  • zhī
  •  
  • fǎn
  • jiàn
  • zhě
  •  
  • yīn
  • jiàn
  • ér
  • yòng
  • zhī
  •  
  • jiàn
  • zhě
  •  
  • wéi
  • kuáng
  • shì
  • wài
  •  
  • lìng
  • jiàn
  • zhī
  • zhī
  •  
  • ér
  • chuán
  • jiàn
  •  
  • shēng
  • jiàn
  • zhě
  •  
  • fǎn
  • bào
  •  
  •  
  •  
  •  
  •  
  • sān
  • jūn
  • zhī
  • shì
  •  
  • qīn
  • jiàn
  •  
  • shǎng
  • hòu
  • jiàn
  •  
  • shì
  • jiàn
  •  
  • fēi
  • shèng
  • zhì
  • néng
  • yòng
  • jiàn
  •  
  • fēi
  • rén
  • néng
  • shǐ
  • 使
  • jiàn
  •  
  • fēi
  • wēi
  • miào
  • néng
  • jiàn
  • zhī
  • shγ
  •  
  • wēi
  • zāi
  •  
  • wēi
  • zāi
  •  
  • suǒ
  • yòng
  • jiàn
  •  
  • jiàn
  • shì
  • wèi
  •  
  • ér
  • xiān
  • wén
  • zhě
  •  
  • jiàn
  • suǒ
  • gào
  • zhě
  • jiē
  •  
  •  
  •  
  •  
  •  
  • fán
  • jūn
  • zhī
  • suǒ
  •  
  • chéng
  • zhī
  • suǒ
  • gωng
  •  
  • rén
  • zhī
  • suǒ
  • shā
  •  
  • xiān
  • zhī
  • shǒu
  • jiàng
  •  
  • zuǒ
  • yòu
  •  
  • zhě
  •  
  • mén
  • zhě
  •  
  • shè
  • rén
  • zhī
  • xìng
  • mγng
  •  
  • lìng
  • jiàn
  • suǒ
  • zhī
  • zhī
  •  
  •  
  •  
  •  
  •  
  • suǒ
  • rén
  • zhī
  • jiàn
  • lái
  • jiàn
  • zhě
  •  
  • yīn
  • ér
  • zhī
  •  
  • dǎo
  • ér
  • shě
  • zhī
  •  
  • fǎn
  • jiàn
  • ér
  • yòng
  •  
  • yīn
  • shì
  • ér
  • zhī
  • zhī
  •  
  • xiāng
  • jiàn
  •  
  • nèi
  • jiàn
  • ér
  • shǐ
  • 使
  •  
  • yīn
  • shì
  • ér
  • zhī
  • zhī
  •  
  • jiàn
  • wéi
  • kuáng
  • shì
  •  
  • shǐ
  • 使
  • gào
  •  
  • yīn
  • shì
  • ér
  • zhī
  • zhī
  •  
  • shēng
  • jiàn
  • shǐ
  • 使
  •  
  • jiàn
  • zhī
  • shì
  •  
  • zhǔ
  • zhī
  • zhī
  •  
  • zhī
  • zhī
  • zài
  • fǎn
  • jiàn
  •  
  • fǎn
  • jiàn
  • hòu
  •  
  •  
  •  
  •  
  •  
  • yīn
  • zhī
  • xīng
  •  
  • zhì
  • zài
  • xià
  •  
  • zhωu
  • zhī
  • xīng
  •  
  • zài
  • yīn
  •  
  • wéi
  • mγng
  • jūn
  • xián
  • jiàng
  •  
  • néng
  • shàng
  • zhì
  • wéi
  • jiàn
  • zhě
  •  
  • chéng
  • gωng
  •  
  • bīng
  • zhī
  • yào
  •  
  • sān
  • jūn
  • zhī
  • suǒ
  • shì
  • ér
  • dòng
  •  

原文

孙子兵法·用间篇
[春秋齐国]孙武

  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间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生间者,反报也。
  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
  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
  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
  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对照翻译

      孙子曰:
      孙子说:
    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
  • 〔百姓之费:民众百姓的消耗。〕
  • ,公家之奉
  • 〔公家之奉:国家开支的费用。〕
  • ,日费千金;
    凡是出动十万大军,远征千里之外,百姓的消耗和国家的开支,每天都要花费巨额资金。
    内外骚动
  • 〔内外骚动:全国上上下下,每家每户里里外外骚动不安。〕
  • ,怠于道路
  • 〔怠于道路:老百姓因长途辗转运用军费物资疲劳不堪。〕
  • ,不得操事
  • 〔操事:操,这里指操持农事。〕
  • 者,七十万家
  • 〔七十万家:按曹操李筌注,古代制度是一家从军,需要七家负担运输国粮等各种劳役。〕
    全国上下动荡不安,民众因为服徭役而疲惫不堪,无法从事耕作的家庭数以万计。
    相守数年
  • 〔相守数年:指与敌军对峙数年。〕
  • ,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
  • 〔爱爵禄百金:吝惜赏给人们以官位俸禄和钱财。〕
  • ,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
  • 〔非人之将也:人,这里指用人。非人之将,指不懂用人的将领。〕
  • ,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
  • 〔非胜之主:不是能主宰打胜战的人。〕
  • 也。
    战争双方僵持多年,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刻取得胜利,如果因为吝惜爵位、俸禄和金钱而不肯重用间谍,导致无法掌握敌情而最终失败,那就是太“不仁”了,这样的将帅,不是军队的好统帅,这样的国君,也不是能够打胜仗的好国君。
    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
    明智的国君和优秀的将帅,之所以每次出兵都能战胜敌人,成功超越众人,关键在于他们事先了解敌情。
    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
  • 〔不可取于鬼神:不能从相信鬼神的迷信活动中了解到敌情。〕
  • ,不可象于事
  • 〔不可象于事:象,比推类比。不可象于事,不可能用对等相似事物的类比中去推想出敌情。〕
  • ,不可验于度
  • 〔不可验于度:不可以用于主观机械的计度去体验所获得的敌情是否准确。〕
  • ,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而要事先了解敌情,不能靠迷信鬼神或占卜来获取,也不能用过去类似的事情进行类比,更不能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位置来验证,而是必须从了解敌情的人那里获得。
      故用间有五:
      使用间谍有五种方式:
    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
    因间、内间、反间、死间和生间。
    五间俱起,莫知其道
  • 〔莫知其道:不知道究竟是怎样泄露了军事机密。〕
  • ,是谓神纪,人君之宝
  • 〔人君之宝:君主在战争中,用以克敌制胜的法宝。〕
  • 也。
    如果能同时运用这五种间谍,就能让敌人摸不清我们的底细,无从应对,这是非常神奇的道理,也是国君制胜敌人的法宝。
    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
  • 〔因其乡人而用之:利用故乡的人做我的间谍。〕
    所谓因间,是指利用敌国普通百姓作为间谍。
    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
  • 〔因其官人而用之:利用敌方为官者或他们的子孙做我方的间谍。〕
    所谓内间,是指收买敌国官员为我所用。
    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
  • 〔因其敌间而用之:收买利用敌方的间谍做我方的间谍。〕
    所谓反间,是指策反敌方派来的间谍,使其为我效力。
    死间者,为诳事于外
  • 〔为诳事于外:在外面散布谣言或虚假情报。反报;回来报告敌情。〕
  • ,令吾间知之,而传于敌间也。
    所谓死间,是指故意散布虚假情报,让我方间谍传递给敌人,一旦敌人上当往往会处死间谍。
    生间者,反报也。
    所谓生间,是指派往敌方侦察后能活着回来报告情况的间谍。
      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
      因此,在军队的所有事务中,没有比间谍更亲近的人,奖赏没有比间谍更丰厚的,事情也没有比使用间谍更机密的。
    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
    如果不是才智过人的将帅,就无法有效使用间谍,如果不是仁慈慷慨的将帅,也无法赢得间谍的信任,如果不是心思缜密、手段巧妙的将帅,就无法获取间谍提供的真实情报。
    微哉!
    真是微妙啊!
    微哉!
    微妙啊!
    无所不用间也。
    几乎无处不可使用间谍!
    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
    如果用间的计划尚未实施就被泄露,那么间谍和知情者都必须被处死。
      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
      凡是要攻击敌军,要攻打敌城,要斩杀敌方人员,都必须提前了解守城将帅、左右亲信、负责传达通报的官员、守门官吏以及门客幕僚的姓名,命令我方间谍务必侦察清楚。
      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因而利之
  • 〔因而利之:按杜佑注,此指给以重金收买。〕
  • ,导而舍之
  • 〔导而舍之:对被我方搜索到的敌方间谍经过开导后,给予任务,将其放走。〕
  • ,故反间可得而用也。
      必须找出敌方派来刺探我方的间谍,根据情况对其进行重金收买并优待,经过诱导后赋予任务,再放他回去,这样,反间就可以为我们所用了。
    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
    通过反间得知敌情后,乡间和内间也就能发挥作用了。
    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
    因反间提供了敌情,所以我们可以把虚假情报交给死间传给敌人。
    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
  • 〔生间可使如期:生间,能活着回来报告敌情的间谍。如期,按期。生间可使如期,生间可以使他们按期回来报告敌情。〕
    因反间提供了敌情,所以生间也能按照预定时间回来汇报敌情。
    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
  • 〔知之必在于反间:要掌握五种间谍活动的情况,都可以依靠反间的作用。〕
  • ,故反间不可不厚也。
    五种间谍的使用方法,国君都必须了解,其中的关键在于善用反间,因此对反间必须给予优厚待遇。
      昔殷之兴也
  • 〔殷之兴也:殷商的兴起。〕
  • ,伊挚在夏
  • 〔伊挚在夏:伊挚,指伊尹,原为夏桀的大臣以后归附商汤为相,在灭夏的过程中,伊尹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从前商朝的兴起,是因为重用了在夏朝为臣的伊尹;
    周之兴也,吕牙在殷
  • 〔吕牙在殷:吕牙,指姜尚,又名姜子牙,原是商纣时期的隐士,后归附于周武王。〕
    周朝的兴起,则是因为重用了在殷商为官的姜子牙。
    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
  • 〔以上智为间者:用智慧高超的人做间谍。〕
  • ,必成大功。
    所以,明智的国君和贤能的将帅,如果能用极富智谋的人做间谍,一定能成就伟大的功业。
    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这是用兵作战的重要一环,整个军队的行动都要依靠间谍提供的情报。

注释

〔百姓之费〕民众百姓的消耗。
〔公家之奉〕国家开支的费用。
〔内外骚动〕全国上上下下,每家每户里里外外骚动不安。
〔怠于道路〕老百姓因长途辗转运用军费物资疲劳不堪。
〔操事〕操,这里指操持农事。
〔七十万家〕按曹操李筌注,古代制度是一家从军,需要七家负担运输国粮等各种劳役。
〔相守数年〕指与敌军对峙数年。
〔爱爵禄百金〕吝惜赏给人们以官位俸禄和钱财。
〔非人之将也〕人,这里指用人。非人之将,指不懂用人的将领。
〔非胜之主〕不是能主宰打胜战的人。
〔不可取于鬼神〕不能从相信鬼神的迷信活动中了解到敌情。
〔不可象于事〕象,比推类比。不可象于事,不可能用对等相似事物的类比中去推想出敌情。
〔不可验于度〕不可以用于主观机械的计度去体验所获得的敌情是否准确。
〔莫知其道〕不知道究竟是怎样泄露了军事机密。
〔人君之宝〕君主在战争中,用以克敌制胜的法宝。
〔因其乡人而用之〕利用故乡的人做我的间谍。
〔因其官人而用之〕利用敌方为官者或他们的子孙做我方的间谍。
〔因其敌间而用之〕收买利用敌方的间谍做我方的间谍。
〔为诳事于外〕在外面散布谣言或虚假情报。反报;回来报告敌情。
〔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必须先探知敌方主将以及他的幕僚亲信负责通报和传令的官吏卫士以及勤务人员的姓名。
〔必索敌人之间来见我者〕一定要搜索到敌方派到我方从事间谍活动的人。
〔因而利之〕按杜佑注,此指给以重金收买。
〔导而舍之〕对被我方搜索到的敌方间谍经过开导后,给予任务,将其放走。
〔因是而知之〕是,指反间提供的情报。因是而知之,从反间提供的情报而知道军事机密。
〔生间可使如期〕生间,能活着回来报告敌情的间谍。如期,按期。生间可使如期,生间可以使他们按期回来报告敌情。
〔知之必在于反间〕要掌握五种间谍活动的情况,都可以依靠反间的作用。
〔殷之兴也〕殷商的兴起。
〔伊挚在夏〕伊挚,指伊尹,原为夏桀的大臣以后归附商汤为相,在灭夏的过程中,伊尹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吕牙在殷〕吕牙,指姜尚,又名姜子牙,原是商纣时期的隐士,后归附于周武王。
〔以上智为间者〕用智慧高超的人做间谍。

相关推荐

孙武

  孙武(约公元前545-前470),字长卿,汉族,中国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人,是吴国将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曾率领吴国军队大破楚国军队,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灭亡楚国。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今日在山东、江苏苏州等地,尚有祀奉孙武的庙宇,多谓之兵圣庙。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春秋時齊國樂安人。田完後裔。其先賜姓孫氏。以兵法求見吳王闔廬,吳王欲試之,出宮中美女百八十人,使武教之戰。武分為二隊,以王寵姬二人為隊長。三令五申之,婦人皆大笑,武斬隊長二人以徇。于是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規矩。吳王用為將,西破強楚,五戰五勝,入楚都,北威齊、晉,顯名諸侯。有《孫子兵法》傳世,為“百代談兵之祖”,在世界軍事科學史上有重要地位。今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竹簡有武談兵之文《吳問》等五篇。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