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①实千箱:极言生产的粮食多。实:充实,满。 箱:装粮的容器。一说同“厢”,指官府的仓房。
②复:又,再。伤:哀怜,同情。
③但得:只要能让。
④众生:大众百姓。
⑤不辞:不推辞。
⑥羸(léi)病:瘦弱有病。残阳:夕阳,即快要下山的太阳。此处既烘托凄凉气氛,又喻指作者晚年。
参考资料:
1、 李宪文,熊永年选编.读古诗练书法: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01 2、 匡扶选注.古诗词选读 下册: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02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大辞海》:李纲(1083—1140)南宋初邵武(今属福建)人,字伯纪。政和进士。北宋末任太常少卿。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败盟南下,他疏请徽宗禅位太子,以号召天下。钦宗即位,反对迁都,积极备战,不久以“专主战议”被谪。次年高宗即位,拜相。主张用两河义军收复失地,在职七十五日,又被黄潜善、汪伯彦排斥。后历任湖广宣抚使等职。多次上疏,陈说抗金大计,都未被采纳。著有《梁溪集》、《靖康传信录》等。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083—1140
宋邵武人,字伯紀,號梁溪。徽宗政和二年進士。宣和間為太常少卿,金人南下,因刺臂血上疏,請徽宗禪位太子以號召天下。欽宗立,歷任兵部侍郎、東京留守、親征行營使。堅主抗金,反對遷都,積極備戰,迫使金兵撤離。未幾以“專主戰議”被逐。高宗建炎元年,進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力主聯合兩河義士,薦宗澤,然高宗意存茍安,為相僅七十五日即罷。后屢陳抗金大計,均未納。卒謚忠定。有《梁溪集》。
《全宋詩:》李綱(一○八三~一一四○),字伯紀,號梁谿居士,邵武(今屬福建)人,自其祖始居無錫(今屬江蘇)。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進士。積官至監察御史兼權殿中侍御史,因忤權貴,改比部員外郎,遷起居郎。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因言事謫監南劍州沙縣稅務。七年,爲太常少卿。欽宗即位,除兵部侍郎,爲行營參謀官,力主抗金,以姚平仲兵敗罷。尋復尚書右丞,充京城四壁守御使,除知樞密院事。後因反對和議,落職提舉亳州明道宮,建昌軍安置,再謫寧江。金兵再至,除資政殿大學士,領開封府事。綱行次長沙受命,率湖南勤王師入援,未而而開封已陷。高宗即位,拜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因反對避地東南,落職居鄂州。紹興二年(一一三二),除觀文殿學士、湖廣宣撫使兼知潭州。未幾罷提舉西京崇福宮。五年,疏奏攻戰、守備、措置、綏懷之策,除江西安撫制置大使兼知洪州。九年,除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撫大使,力辭。十年卒,年五十八。贈少師。謚忠定。綱爲著名抗金志士,將領如宗澤、韓世忠或得其扶掖,或在其麾下。有《梁谿集》一百八十卷。本集附有行狀及年譜多種,《宋史》卷三五八、三五九有傳。李綱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其中詩二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清初《梁谿先生文集》(五十卷,簡稱藍格本,藏上海華東師大圖書館)、道光十四年刊本(簡稱道光本、藏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宋刻殘本(存詩二卷,簡稱殘宋本,藏上海圖書館),參校明崇禎刻、左光先等輯《宋李忠定公奏議選》(簡稱左選,藏北京大學圖書館)、日本安政六年刻、賴襄選《李忠定公集鈔》。詩集外散見詩及新輯集外詩,另編一卷。
《词学图录:》李纲(1083-1140)字伯纪。邵武(今属福建)人。有《梁溪词》,一名《李忠定公长短句》。
《黄鹤楼志·人物篇:》李纲(1083—1140)宋代官员、抗金名臣、学者。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政和二年(1112)进士,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宋高宗时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复起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又遭免职。卒赠少师,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忠定。工诗文,亦能词,著述甚多,有《梁溪先生文集》《梁溪词》等。建炎元年(1127)后,李纲罢相贬居鄂州,曾作《次通城送季言弟还锡山二首》,有“渚宫此去无他地,怅望自登黄鹤楼”之句,后又作《怀季言弟并简仲辅叔易》长诗,有“凭高欲望远,独上黄鹤楼”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