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横渠四句拼音版

横渠四句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2 22:05:29

全文注音

  • héng
  •  
  • běi
  • sòng
  •  
  • zhāng
  • zài
  • wèi
  • βiān
  • xīn
  •  
  • wèi
  • shēng
  • mγn
  • mìng
  •  
  • wèi
  • wǎng
  • shèng
  • jué
  • xué
  •  
  • wèi
  • wàn
  • shì
  • kāi
  • βài
  • pγng
  •  

原文

横渠四句
[北宋]张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对照翻译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宇宙确立精神根基,为百姓指引人生方向。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历代圣贤传承智慧,为人类开创永世太平。

相关推荐

张载

《大辞海》:张载(1020—1077)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字子厚。祖上为大梁(今河南开封)人,久居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著书、讲学,世称横渠先生。曾任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等职。早年好兵法,自信率骑卒数万可横行匈奴,至欲结队收复洮西失地。遇范仲淹经略西北,劝读《中庸》并亲授之。后又访之释老、诸子,并究心天文、历算,又反求《六经》。讲学关中,故其学派被称为“关学”。登第前后曾讲学京师,并与表侄程颢、程颐过从甚密。提出“太虚即气”的学说,肯定“气”是充塞宇宙的实体,因“气”聚散变化,形成各种事物现象。“形聚为物,形溃反原”,物质的气不生不灭。批判佛、道“空”、“无”观。指出气“一物二体”,存在着对立矛盾,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内在原因,“天地变化,二端而已”。认为“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指出对立面的协调、和解。在人性学说上提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命题,认为前者是“于人无不善”的共性,后者是善恶混杂的个性,教育的作用和目的在于“学以变化气质”,存“天地之性”,“学为圣人”。在认识论上提出“有物则有感”,“因物为心”,承认认识来自外界事物,又把认识分为“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指出“闻见之知”的局限是难以尽天下之物和不足以尽天下之故,特别强调“德性之知”,认为“德性之知,不萌于见闻”。认为人的进修德业有“德性上益”与“学问上益”两种途径,即“先尽性以至穷理”的“自诚明”过程与“先穷理以至尽性”的“自明诚”过程。要求学生“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勇猛前行,一刻不懈,表现出鲜明的学派特色。从人与物同受“天地之气”而生出发,强调“无一物非我”,要求达到“平物我”,“与天为一”的境界,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存,吾顺事;殁,吾宁也。”其思想对宋明理学影响很大。著作有《正蒙》、《经学理窟》、《易说》等,编入《张子全书》中。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