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燕者,魏豪人。祖、父无闻名。燕少以意气任,专为击球斗鸡戏,魏市有争财斗者,燕闻之,往搏杀不平,遂沈匿田间。官捕急,遂亡滑,益与滑军中少年鸡球相得。时相国贾公耽在滑,能燕才,留属中军。他日,出行里中,见户傍妇人翳袖而望者,色甚冶。使人熟其意,遂室之。其夫滑将张婴者也,婴闻其故,累殴妻。妻党皆怨望婴。会婴从其类饮,燕伺得间,复偃寝中,拒寝户。婴还,妻开户纳婴,以裾蔽燕,燕卑脊步就蔽,转匿户扇后,而巾堕枕下,与佩刀近。婴醉且暝,燕指巾,令其妻取。妻取刀授燕,燕熟视,断其妻颈,遂持巾去。明旦,婴起,见妻毁死,愕然,欲出自白。婴邻以为真婴杀,留缚之,趣告妻党。皆来,曰:“常嫉殴吾女,乃诬以过失。今复贼杀之矣。安得他杀事?即其他杀,而安得独存耶!”共持婴,且百馀笞,遂不能言。官家收系杀人罪,莫有辨者,强伏其辜。司法官小吏持朴者数十人,将婴就市,看者围面千馀人。有一人排看者来呼曰:“且无令不辜者死,吾窃其妻而又杀之,当系我。”吏执自言人,乃燕也。司法官与俱见贾公,尽以状对。贾公以状闻,请归其印以赎燕死。上谊之,下诏凡滑城死罪皆免。亚之曰:予尚太史言,而又好叙谊事。其宾党耳目之所闻见,而为予道。元和中,外郎刘元鼎语予,贞元中有冯燕事,得传焉。呜呼!淫惑之心,有甚水火,可不畏哉!然而燕杀不谊,白不辜,真古豪矣。
沈亚之(781—832),字下贤,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工诗善文,唐代文学家。沈亚之初至长安,曾投韩愈门下,与李贺结交,与杜牧、张祜、徐凝等友善。举不第,贺为歌以送归。元和十年(公元八一五年)第进士。泾原李汇辟掌书记,后入朝为秘书省正字。大和初,柏耆为德州行营诸军计会使,召授判官。耆贬官,亚之亦贬南康尉。后于郢州掾任内去世。沈亚之兼长诗、文、传奇,曾游韩愈门下,以文才为时人所重,李贺赠诗称为“吴兴才人”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781—832
唐吳興人,字下賢。初至長安,與李賀結交。憲宗元和十年第進士。為秘書省正字。穆宗長慶中,補櫟陽令。后累遷殿中丞御史內供奉。文宗太和三年,柏耆宣慰德州,取為判官。耆罷,亦貶南康尉。官終郢州掾。以文詞得名,嘗游韓愈門下。作傳奇小說《湘中怨辭》、《異夢錄》、《秦夢記》等。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831稍后
字下賢。吳興(今浙江湖州)人。憲宗元和十年(815)登進士第,充涇原節度使李匯掌書記。穆宗長慶元年(821)登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調櫟陽尉。歷福建都團練副使、滄德宣慰使判官。文宗大和三年(829)滄德宣慰使柏耆以擅殺叛將李同捷獲罪,沈亞之坐貶虔州南康尉。五年,量移郢州司戶參軍,卒。生平散見《舊唐書·文宗記》、《郡齋讀書志》卷一八、《唐才子傳》卷六。有四部叢刊本《沈下賢集》12卷。以傳奇小說著名。其詩善感物態,“意尚新奇”(《唐音癸簽》卷七)。張為列為廣大教化主升堂者之一(《詩人主客圖》)。《全唐詩》存詩1卷,《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拾》補詩3首,斷句2。
唐诗汇评:沈亚之(781-832),字下贤,吴兴(今属浙江)人。元和十年(815),登进士第,泾原节度使李汇辟掌书记。入为秘书省正字。长庆初,补栎阳尉,四年,为福建团练副使。入为殿中侍御史。大和三年,为沧德宣凝使相耆判官,柏耆擅斩李同捷,亚之亦坐泛虔州南康尉。量移郢州掾,卒。亚之尝游韩愈门,工古文,为中唐传奇作者。亦擅诗名,杜牧、李商隐俱有《拟沈下贤》诗。有《沈亚之集》九卷。今有《沈下贤集》十二卷行世。《全唐诗》编诗一卷。
古代作品中的评论:
阙名《沈下贤文集序》:(亚之)工为情语,有窈窕之思。
诗人主客图:广大教化主:白居易。……升堂三人:卢仝、顾况、沈亚之。
《新唐书?文艺传序》:今但取以文自名者为《文艺篇》,若韦应物、沈亚之、阎防、祖咏、薛能、郑谷等,其能尚多,皆班班有文在人网,史家逸其行事,故弗得而述焉。
唐音癸签:沈亚之意尚新奇,风骨未就。以当时有学其体者,故论之。
《载酒园诗话又编》:按下贤有集不传,宋人至取稗史梦中诗附丽成集,最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