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
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
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
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
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
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
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
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
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几年遭鵩鸟,独泣向麒麟。
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
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
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
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
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
〔狂客〕指贺知章。贺知章是唐越州永兴人,晚年自号四明狂客。
〔谪仙〕被贬谪的神仙。贺知章第一次读李白诗时,如是赞道。
〔“诗成”句〕据《本事诗》记载,贺知章见了李白的《乌栖曲》,“叹赏苦吟曰〕‘此诗可以泣么神矣。’”说明李白才华超绝,满朝为之倾倒。
〔汩(gǔ)没〕埋没。
〔承殊渥(wò)〕受到特别的恩惠。这里指唐玄宗召李白为供奉翰林。
〔“龙舟”句〕指唐玄宗泛白莲池,在饮宴高兴的时候召李白作序。
〔“兽锦”句〕《唐诗纪事》载〕“武后游龙门,命群官赋诗,先成者赐以锦袍。左史东方虬诗成,拜赐。坐未安,之问诗后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称善,乃就夺锦袍衣之。”这里是说李白在皇家赛诗会上夺魁。
〔“祢(mí)衡”句〕才能像祢衡一样好。
〔祢衡〕东汉时人,少有才辩。孔融称赞他“淑质贞亮,英才卓跞”。
〔“原宪”句〕家境像原宪一样贫困。
〔原宪〕春秋时人,孔子弟子,家里十分贫穷。
〔“薏苡”句〕马援征交趾载薏苡种还,人谤之,以为明珠大贝。这里指当时一些人诬陷李白参与永王李璘谋反。
〔三危〕山名,在今甘肃敦煌县南,乃帝舜窜三苗之处。
〔“几年”句〕耽心李白处境危险。
〔鵩(fú)鸟〕古代认为是不祥之鸟。
〔“独泣”句〕叹道穷。
〔楚筵(yán)辞醴(lǐ)〕汉代穆生仕楚元王刘交为中大夫。穆生不喜欢饮酒,元王置酒,常为穆生设醴。元王死,子戊嗣位,初常设醴以待。后忘设醴。
〔穆生说〕“醴酒不设,王之意怠。”遂称病谢去。这里是指李白在永王璘邀请他参加幕府时辞官不受赏之事。
〔李白在《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中说〕“半夜水军来,寻阳满旌旃。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梁狱”句〕汉代邹阳事梁孝王,被谗毁下狱。邹阳在狱中上书梁孝王,力辩自己遭受冤屈。后获释,并成为梁孝王的上客。这里是指李白因永王璘事坐系浔阳后力辩己冤。
〔“老吟”二句〕老病秋江,说明李白已遇赦还浔阳。
〔槎(chá)〕木筏。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712—770
杜甫:唐河南鞏縣人,祖籍襄陽,字子美,自稱杜陵布衣,又稱少陵野老。杜審言孫。初舉進士不第,遂事漫游。后居困長安近十年,以獻《三大禮賦》,待制集賢院。安祿山亂起,甫走鳳翔上謁肅宗,拜左拾遺。從還京師,尋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棄官客秦州、同谷,移家成都,營草堂于浣花溪,世稱浣花草堂。后依節度使嚴武,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代宗大歷中,攜家出蜀,客居耒陽,一夕病卒于湘江舟中。甫工詩歌,與李白齊名,并稱李杜。后人又稱其為詩圣,稱其詩為“詩史”。名篇甚多,為世傳誦。有《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