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塘雨脚如缫丝,野禽不起沈鱼飞。
耕蓑钓笠取未暇,秋田有望从淋漓。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回塘:回曲的水池。 南朝梁简文帝《入溆浦诗》:“泛水入回塘,空枝度日光。”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乾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缲(sāo)丝:即缫丝,煮茧抽丝。唐李白《荆州歌》:“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
沈鱼:即沉鱼,潜藏水底的鱼。《大戴礼记·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耕蓑:农夫的蓑衣。未暇:谓没有时间顾及。汉张衡《东京赋》:“因秦宫室,据其府库,作洛之制,我则未暇。”
淋漓:沾湿或流滴貌。南朝梁范缜《拟〈招隐士〉》:“岌峨兮倾欹,飞泉兮激沫,散漫兮淋漓。”
坐看:犹行看,旋见。形容时间短暂。唐李白《古风》之二六:“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衔:携带着。
晚照:夕阳的余晖。南朝宋武帝《七夕》诗之一:“白日倾晚照,弦月升初光。
崔道融,江陵人。唐末诗人。以征辟为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令。累官至右补阙。后避居于闽,因号“东瓯散人”。与司空图为诗友,人称江陵才子。工绝句。僖宗乾符二年(875年),于永嘉山斋集诗500首,辑为《申唐诗》3卷。另有《东浮集》9卷,当为入闽后所作。
《大辞海》:崔道融(?—约907)唐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曾为永嘉令,自号东瓯散人。累官右补阙。避乱入闽,依王审知而卒。与司空图、方干等人友善。工于五绝,语意精妙,颇为人称道。有《东浮集》,不传。《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
《中国文学家大词典》:(?——907?)荆州(今湖北江陵)人,岭南节度副使崔表子。避唐末战乱,与母迁至永嘉隐居,自号“东瓯散人”。以读书赋诗,侍养老母为乐。昭宗时,出任永嘉县令。后避乱入闽,以右补阙召,未赴任而卒于闽中。道融禀性高奇,富有文才。与诗人司空图﹑方干等人为诗友,有诗唱和。尤工五绝,其《铜雀妓》﹑《春闺》诸绝,语意精妙,颇为人所称道。辛文房评其绝句云:“谁谓晚唐间忽有此作?使古人复生,亦不多让,可谓‘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者矣!人悉推服其风情雅度,犹恨出处未能梗概之也。”(《唐才子传》)又作有四言诗,述唐中世以前事,每事为一篇,篇有小序,凡六九篇。然此类诗似逊于其绝句,明谢榛评云:“志于高古而力不逮”(《四溟诗话》)。《新唐书·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均著录其《申唐诗》三卷,已佚。《直斋》另录其《东浮集》九卷,系其乾宁二年居永嘉山斋时所编,原有一○卷,五百馀篇,已佚。《全唐诗》卷七一四编其诗为一卷。生平事迹见黄滔《祭崔补阙道融》﹑《新唐书》卷七二《宰相世系表》二﹑《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唐才子传校笺》卷九﹑《十国春秋》卷九五。(吴在庆)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