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燕山亭·北行见杏花拼音版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9/14 22:13:04

全文注音

  • yān
  • shān
  • tíng
  •  
  • ·
  • běi
  • xíng
  • jiàn
  • xìng
  • huā
  •  
  • běi
  • sòng
  •  
  • zhào
  •  
  •  
  •  
  •  
  • cái
  • jiǎn
  • bīng
  • xiāo
  •  
  • qīng
  • dié
  • shù
  • chóng
  •  
  • dàn
  • zhuó
  • yān
  • zhī
  • yún
  • zhù
  •  
  • xīn
  • yàng
  • jìng
  • zhuāng
  •  
  • yàn
  • xiāng
  • róng
  •  
  • xiū
  • shā
  • ruǐ
  • zhū
  • gωng
  •  
  • diāo
  • líng
  •  
  • gèng
  • duω
  • shǎo
  •  
  • qíng
  • fγng
  •  
  • chóu
  •  
  • xián
  • yuàn
  • luò
  • liáng
  •  
  • fān
  • chūn
  •  
  •  
  •  
  •  
  •  
  • píng
  • hèn
  • chóng
  • chóng
  •  
  • zhè
  • shuāng
  • yàn
  •  
  • céng
  • huì
  • rén
  • yán
  •  
  • βiān
  • yáo
  • yuǎn
  •  
  • wàn
  • shuǐ
  • qiān
  • shān
  •  
  • zhī
  • βā
  • gωng
  • chù
  •  
  • zěn
  • liáng
  •  
  • chú
  • mèng
  •  
  • yǒu
  • shí
  • céng
  •  
  •  
  • mèng
  • xīn
  • lái
  • zuò
  •  

原文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北宋]赵佶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对照翻译

      裁剪冰绡
  • 〔冰绡:洁白的丝绸,比喻花瓣。〕
  • ,轻叠数重,淡著燕脂匀注。
      裁剪好洁白的丝绸,轻轻叠成几层,再把淡淡的胭脂均匀涂抹。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
  • 〔蕊珠宫女:指仙女。蕊珠,道家指天上仙宫。〕
    时髦又美丽的衣裳,鲜艳的色彩中透着阵阵清香,连天上的蕊珠宫仙女见了都会自愧不如。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美貌容易消逝,更何况经历了多少无情的风雨?
    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面对忧愁的景象,向凄凉的庭院发问,还要忍受多少次春去秋来。
      凭寄
  • 〔凭寄:凭谁寄,托谁寄。〕
  • 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
      谁能帮我传递这重重的离愁,这双飞的燕子哪里懂得人间的痛苦?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天高地远,万水千山相隔,又怎能知道故乡如今在哪里?
    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
    只有在梦里偶尔能回去看看。
    无据
  • 〔无据:不知何故。〕
  • ,和
  • 〔和:连。〕
  • 梦也新来不做。
    可就连这样的梦也难做成,因为我的愁苦让我彻夜难眠。

注释

〔宴山亭〕词牌名。一作《燕山亭》。与《山亭宴》无涉。以宋徽宋赵佶词为准。双片九十九字。上片十一句五仄韵,下片十句五仄韵。上片第八句为上三下四句式。第九句二字,多为感叹词语,第十句首字领格,引领两个四言句。下片第二句首字领格。下片第八句为上三下四句式。下片第九句多为感叹词语。第十句为上三下四句式。此调有宋徽宋毛圱王之道张雨诸词可校。
〔冰绡〕洁白的丝绸,比喻花瓣。
〔胭脂〕原文“燕脂”,通假字。
〔靓装〕美丽的妆饰。
〔蕊珠宫女〕指仙女。蕊珠,道家指天上仙宫。
〔凭寄〕凭谁寄,托谁寄。
〔者〕同“这”。
〔无据〕不知何故。
〔和〕连。

相关推荐

赵佶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

《大辞海》:赵佶(1082—1135)北宋皇帝、书画家。哲宗弟。哲宗时封端王。哲宗死,无嗣,他即位后,1100年至1125年在位,庙号“徽宗”。初欲调和熙丰与元祐党争,旋以“绍述”神宗为国策。任用蔡京等人主持国政,禁锢党人,排斥异己,贪污横暴,滥增捐税。尊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搜刮江南的奇花异石,称“花石纲”,于京师筑园,名“艮嶽”。在位期间社会矛盾激化,河北、京东、两浙等地都爆发了农民起义。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南下;十二月(1126年初),传位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年)为金兵所俘,后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在位时广收古物和书画,网罗画家,扩充翰林图画院,使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擅书画,真书学薛曜,自称“瘦金书”,也写狂草,传有真书及草书《千字文卷》等书迹;绘画重视写生,以精工逼真著称,工花鸟,相传用生漆点鸟睛,尤为生动。存世画迹有《芙蓉锦鸡图》、《池塘秋晚图》、《四禽图》、《雪江归棹图》等。亦能诗词,有《宣和宫词》3卷,已佚。近人辑有《宋徽宗诗》、《宋徽宗词》。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