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选自《李贺诗歌集注》卷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八年(813)间,作者当时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李凭,当时供奉宫廷的梨园弟子,以善于弹奏箜篌著称。箜篌引,乐府旧题。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二十三弦或二十五弦,分卧式竖式两种。
〔吴丝蜀桐〕指精美的箜篌,其弦用吴地所产的丝制作(吴地以产丝著称),其身干用蜀地所产的桐木制作(蜀中桐木适宜做乐器)。
〔张〕弹奏。
〔高秋〕深秋九月。
〔颓〕下垂堆积的样子。
〔江娥啼竹〕传说舜南巡,死于苍梧山(在今湖南宁远),二妃娥皇女英得到消息,挥泪于竹,竹尽生斑。江娥,指娥皇女英。
〔素女〕传说中与黄帝同时期的神女,善于弹瑟歌唱。
〔中国〕即国中,指在国都长安城里。
〔昆山〕即昆仑山,传说中著名的美玉产地。
〔玉碎〕美玉碎裂(声音清脆悦耳)。
〔泣露〕指滴露。
〔笑〕指花盛开。
〔十二门前融冷光〕指笼罩整个长安城的月光变得温煦。十二门,长安城四面,每一面各有三门。
〔二十三丝〕指箜篌。有一种竖箜篌,有二十三弦。
〔紫皇〕道教传说中地位最高的神仙。
〔石破天惊〕女娲所补五色石为箜篌声破裂,天界为之震惊。
〔神妪〕指女神成夫人。据说她喜好音乐,善弹箜篌,听见有人依琴瑟咏歌就翩翩起舞。
〔吴质〕即传说中月宫的仙人吴刚,其字为质。
〔露脚斜飞湿寒兔〕露滴斜斜坠落,打湿了(全神贯注聆听箜篌演奏的)玉兔。寒兔,玉兔。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790—816
唐宗室後裔。字長吉。父名晉肅,避父諱不應進士。七歲能辭章,為韓愈、皇甫湜所重。每旦日出,騎弱馬,從小奚奴,背古錦囊,途中得佳句,即書投囊中,及暮歸,整理成篇。辭尚奇詭,所得皆驚邁,當時無能效者。作樂府詞數十篇,皆合之弦管,無不諷誦。為協律郎。卒年二十七。有《昌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