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一老子,骑驴去饮水。
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
《大辞海》:吴伟(1459—1508)明代画家。字士英、次翁,号鲁夫、小仙,江夏(今湖北武汉市江夏区)人。幼孤贫,流落常熟,为人收养。成化年间为宫廷作画,任仁智殿待诏;弘治初又征入宫廷,授锦衣卫百户。后称病南返,居南京秦淮河。工人物,宗吴道子,取法南宋画院体格,笔势奔放;早年作白描,则以秀劲见长。并擅山水,近学戴进,远师马远、夏圭而较放纵。从学者颇多,人称“江夏派”,实为浙派支流。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459—1508
明湖廣江夏人,字次翁,號小仙,又號士英、魯天。工畫,成化二十二年被征至京,授錦衣衛鎮撫。好飲酒,一日醉中奉命作松泉圖,墨翻汗紙,即信手涂成,帝嘆為仙筆。弘治間授錦衣百戶,賜“畫狀元”印章。后歸金陵,中酒卒。
《词学图录:》吴伟(1459-1508)字次翁,又字士英、鲁夫、号小仙。江夏(今武汉)人,流寓金陵。画院待诏。孝宗时授锦衣卫百户及赐"画状元"图章。自幼收养于钱昕家,伴其子读书。二十后至金陵,书画之名渐起。精山水,最长于白描人物。时与杜堇、沈周、郭翊齐名。孝宗喜马、夏画风,而画院戴进、吴伟均承继马、夏,成一时风尚,号为浙派。传其法者蒋嵩、张路、宋臣、蒋贵、宋澄春、王仪等称"江夏派"。其后吴派既盛,浙派渐归澌灭。
《二十六史精要辞典》:明中期画家。字士英,一字次翁,号小仙、鲁夫,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少时孤贫,流落常熟(今属江苏),收养于钱昕家。成化中,为宫廷作画,任仁智殿待诏。弘治初,孝宗朱祐樘授以锦衣卫百户,并赐印章,称之为“画状元”。后称病南还,居南京秦淮河。吴伟工画人物,宗吴道子,取法南宋画院体格,用笔奔放,有“浙派健将”之称。又善画山水,近学戴进,远师马远、夏圭而较放纵。其画风以粗豪为主,兼有精致的一面;虽有摹古的习气,但也有较多的创造发挥,表现形象能得自然神韵。明中叶画家,学他的颇多,人称“江夏派”,实则为“浙派”之变。他的某些作品,接近民间绘画,一度不为艺林所重,在明末至清代,以至被一些文人画家斥为“野狐禅”。现存作品有《渔樵琴酒图》、《渔乐图》、《松江渔父图》、《松风高士图》等。来源:门岿主编·二十六史精要辞典·下·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第28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