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月日 生肖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壬戌: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作:此处指天气变化。
“落花”二句:实即杜甫《春望》诗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之意,作者偏从正面说出,以落花、啼鸟之无知,更进一步衬托出自己的深愁远虑。
龙蛇:比喻隐伏草野,带时而起的志士。
怆(chuàng):悲伤。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大辞海》:屈大均(1630—1696)清文学家。初名绍隆,字介子、翁山,广东番禺(今广州)人。明诸生。清兵入广州前后,曾从军抗清。失败后,削发为僧,法名今种,字一灵。仍怀恢复之心,在绍兴与祁班孙、魏耕密谋,引海上义军攻南京。事泄避去,旋还俗,北游关中、山西,与顾炎武、李因笃等交。以遗民终。工诗,多抒家国兴亡之感愤,诗风雄健奔放,富于才情,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亦工词。有《翁山易外》,《翁山诗外》、《文外》,《广东新语》等。今人辑有《屈大均全集》。
《辞源》:【屈大均】公元1630—1696年。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翁山,又字介子。清兵入粤時,曾參加抗清隊伍。明亡,削髮爲僧;中年還俗,改名大均。以詩文著名,與陳恭尹梁佩蘭合稱爲嶺南三大家。著有翁山詩文集皇明四朝成仁錄廣東新語等書。清初,他的著作被列爲禁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