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昊天,曰父母且。无罪无辜,乱如此幠。昊天已威,予慎无罪。昊天泰幠,予慎无辜。
乱之初生,僭始既涵。乱之又生,君子信谗。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君子如祉,乱庶遄已。
君子屡盟,乱是用长。君子信盗,乱是用暴。盗言孔甘,乱是用餤。匪其止共,维王之邛。
奕奕寝庙,君子作之。秩秩大猷,圣人莫之。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跃跃毚兔,遇犬获之。
荏染柔木,君子树之。往来行言,心焉数之。蛇蛇硕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彼何人斯?居河之麋。无拳无勇,职为乱阶。既微且尰,尔勇伊何?为犹将多,尔居徒几何?
〔昊天〕老天,苍天。
〔且〕语尾助词。
〔幠〕大。
〔威〕暴虐威怒。
〔慎〕确实。
〔泰幠〕太糊涂。泰,通太;幠,怠慢,疏忽。
〔僭〕通”谮”,谗言。
〔涵〕容纳。
〔怒〕怒责谗人。
〔庶〕几乎。
〔遄沮〕迅速终止。
〔祉〕福,此指任用贤人以致福。
〔盟〕与谗人结盟。
〔盗〕盗贼,借指谗人。
〔暴〕厉害,严重。
〔孔甘〕很好听,很甜。
〔餤〕原意为进食,引伸为增多。
〔止共〕尽职尽责。止,做到。共,通“恭”,忠于职责。
〔邛〕病。
〔奕奕〕高大貌。
〔寝〕宫室。
〔庙〕宗庙。
〔秩秩大猷〕多而有条理的典章制度。
〔莫〕制定。
〔他人有心〕谗人有心破坏。
〔跃跃〕跳跃的样子。
〔毚〕狡猾。
〔荏染〕柔弱貌。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谓“柔即善也,非泛言柔弱之木”。
〔行言〕流言,谣言。
〔蛇蛇硕言〕夸夸其谈的大话。蛇蛇,“訑訑”之假借;訑,欺。
〔巧言如簧〕说话像奏乐一样好听。簧,笙类乐器的簧片。
〔麋〕通“湄”,水边。
〔拳〕勇。
〔职〕主要。
〔乱阶〕逐渐引出祸乱的一连串事件。阶,阶梯,此为比喻义。
〔微〕通“癓”,小腿生疮。
〔尰〕借为“瘇”,脚肿。
〔犹〕通“猷”,指诡计。
〔居〕语助词。
〔徒〕党徒。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