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月日 生肖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若是其大乎!”
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①选自《孟子.梁惠王下》。《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孟子(约前370—289年),名轲,邹国人,是孔子以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标题为编者所加。文王,指周文王。囿(yòu),天子诸侯养禽兽种花木的园子。古时称苑囿。
②【有诸】有这事吗?诸,相当于“之于”。
③【传zhuàn】记载史实的古书。
④【若是其大乎】像这样恐怕太大了吧!是,如此,这样。其,表推测语气。
⑤【刍荛(chú ráo)者】割草砍柴的人。
⑥【雉兔者】猎取野鸡和兔子的人。雉,野鸡。
⑦【宜】应该。
⑧【境】国境,边境。这里指齐国的国境。
⑨【大禁】重大的禁令。
⑩【郊关】四郊的门。指古代城邑四郊起拱卫防御作用的关门。
⑪【麋(mí)】鹿的一种,也叫“四不像”。
⑫【为阱(jǐng)于国中】在国中设置陷阱。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