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月日 生肖
新台有泚,河水瀰瀰。燕婉之求,蘧篨不鲜。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新台〕台的故址在今山东省甄城县黄河北岸,卫宣公为纳宣姜所筑。
〔有泚(此)〕鲜明貌。
〔河水〕黄河。
〔弥弥〕水满貌。
〔燕婉〕燕,安;婉,顺。指夫妇和好。
〔蘧篨(渠除)〕鸡胸。一说蛤蟆。
〔鲜〕善。
〔有洒(璀)〕高峻。
〔浼浼(美)〕水盛貌。
〔殄(舔)〕善。
〔鸿〕蛤蟆。
〔离〕通罹,遭受。
〔戚施〕驼背,一说蛤蟆。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