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徘徊兮汉渚,求水神兮灵女。
嗟此国兮无良,媒女诎兮謰謱。
鴳雀列兮譁讙,鸲鹆鸣兮聒余。
抱昭华兮宝璋,欲衒鬻兮莫取。
言旋迈兮北徂,叫我友兮配耦。
日阴曀兮未光,阒睄窕兮靡睹。
纷载驱兮高驰,将谘询兮皇羲。
遵河皋兮周流,路变易兮时乖。
濿沧海兮东游,沐盥浴兮天池。
访太昊兮道要,云靡贵兮仁义。
志欣乐兮反征,就周文兮邠歧。
秉玉英兮结誓,日欲暮兮心悲。
惟天禄兮不再,背我信兮自违。
逾陇堆兮渡漠,过桂车兮合黎。
赴昆山兮馽騄,从邛遨兮栖迟。
吮玉液兮止渴,齧芝华兮疗饥。
居嵺廓兮尠畴,远梁昌兮几迷。
望江汉兮濩渃,心紧絭兮伤怀。
时昢昢兮且旦,尘莫莫兮未晞。
忧不暇兮寝食,咤增叹兮如雷。
灵女:水中女神。
此国:指楚国。
诎:嘴笨,不善言辞。謰謱(lián lóu):形容委曲繁杂,累语不清。
鴳(yàn)雀:小鸟。譁讙(huá huān):喧哗。
鸲鹆(qú yù]):鸟名,即“八哥”。
昭华:玉名。宝:珍藏,这里用作动词。璋:一种玉器,形状像半个圭。
衒鬻(xuàn yù):叫卖,夸耀自己的货品以便出售。
言:此处为第一人称代词,我。旋迈:即刻出行。
配耦:即“配偶”,以夫妇关系来比喻朋友关系。
曀:昏暗。
阒:寂静。睄窕(qiáo tiǎo):萧条昏暗深远的样子。
皇羲:即伏羲,是对伏羲的尊称。
时乖:与伏羲的时代背离。
濿(lì):渡过。
沐:洗头发盥:洗手。浴:洗澡。天池:成池,传说太阳出来前先在此沐浴。
太昊:即伏羲氏。
就:遵循。周文:周文王。邠:古国名,也作“豳”。周人始祖后稷的后人公刘由邰迁居于此。岐:古地名,今在陕西省岐县东北,周人曾在此建国。
天禄:天赐的福禄。
陇堆:山名,即“陇坻”,亦即陇山。陇山地处宁夏南部,位于西安、银川、兰州的三角地带中心,是陕北黄土高原和陇西黄土高原的界山,及渭河与泾河的分水岭,曲折险峻。古代盘道六重始达山顶,故名。漠:地名,即今陕西乾县西北的漠谷。
桂车:山名。合黎:山名,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
馽騄(zhí lù):行动迟缓。
邛遨:传说中的兽名。王逸《楚辞章句》释为“兽名”,洪兴祖《楚辞补注》曰:“邛,谓邛事距虚也。”栖迟:遨游栖息。
玉液:花朵中的琼浆,古代传说饮之能使人升仙。
芝华:灵芝的花朵。
嵺(liáo)廓:空旷,高远。尠(xiǎn):同“鲜”,少的意思。畴:通“俦”,同伴,伴侣。
梁昌:即“踉跄”,处境狼狈,进退无据。
濩渃(huò ruò):大水。
紧絭:犹“缱绻”,纠缠萦绕,固结不解。这里形容情意绵绵,舍不得离开的样子。
昢昢(pò pò):太阳刚出来,尚不明亮。
莫莫:尘土飞扬的样子。晞:消散。
不暇:没有空暇,顾不上。
咤:对人大声叫喊。
王逸,东汉著名文学家,《楚辞章句》作者。字叔师,南郡宜城(今湖北襄阳宜城)人。安帝时为校书郎,顺帝时官侍中。官至豫州刺史,豫章太守。参加编修《东观汉纪》,尤擅长文学,所著赋、诔、书、论及杂文21篇,又做《汉诗》123篇,后人将其整理成集,名为《王逸集》,多已亡佚,唯有《楚辞章句》一种完整地流传下来了。所作《楚辞章句》,是《楚辞》最早的完整注本,颇为后世学者所重视。
《大辞海》:王逸东汉文学家。字叔师,南郡宜城(今属湖北)人。安帝时为校书郎,顺帝时官侍中。所作《楚辞章句》,是《楚辞》最早的完整注本,颇为后世学者所重视。作有赋、诔、书、论等二十一篇,又作《汉诗》百二十三篇,今多亡佚。为哀悼屈原而作的《九思》,存于《楚辞章句》中。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叔师集》。
《中国文学家大词典》:东汉学者﹑文学家。字叔师。南郡宜城(今属湖北)人。安帝元初(114—119)中,举上计吏,为校书郎。顺帝时,为侍中。著《楚辞章句》,《隋书·经籍志》著录为十二卷。今本十七卷。前十六卷收屈原﹑宋玉﹑淮南小山﹑东方朔﹑严忌﹑王褒﹑刘向之作,本刘向所辑。第十七卷为逸所作《九叹》,盖逸作注时增入。《后汉书·文苑》本传谓:“其赋﹑诔﹑书﹑论及杂文凡二十一篇,又作汉诗百二十三篇。”《隋书·经籍志》谓梁有《王逸集》二卷,录一卷,亡。今存文二十一篇,清严可均辑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然严辑王逸文,有《楚辞章句序》及各篇前言,则逸文盖已多亡佚。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中国人名大词典》:东汉南郡宜城(今属湖北)人,字叔师。安帝时为校书郎,顺帝时官侍中。所作《楚辞章句》,是《楚辞》最早的完整注本。作有赋诔书论等二十一篇,又作《汉诗》百二十三篇,今多亡佚。为哀悼屈原而作的《九思》,存于《楚辞章句》中。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叔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