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乍可为天上牵牛织女星,不愿为庭前红槿枝。七月七日一相见,故心终不移。那能朝开暮飞去,一任东西南北吹。分不两相守,恨不两相思。对面且如此,背面当何知。春风撩乱伯劳语,此时抛去时。握手苦相问,竟不言后期。君情既决绝,妾意已参差。借如死生别,安得长苦悲。
其二
噫春冰之将泮,何余怀之独结。有美一人,於焉旷绝。一日不见,比一日於三年,况三年之旷别。水得风兮小而已波,笋在苞兮高不见节。矧桃李之当春,竞众人之攀折。我自顾悠悠而若云,又安能保君皓皓之如雪。感破镜之分明,睹泪痕之馀血。幸他人之既不我先,又安能使他人之终不我夺?已焉哉,织女别黄姑,一年一度暂相见,彼此隔河何事无。
其三
夜夜相抱眠,幽怀尚沈结。那堪一年事,长遣一宵说。但感久相思,何暇暂相悦。虹桥薄夜成,龙驾侵晨列。生憎野鹊往迟回,死恨天鸡识时节。曙色渐瞳昽,华星次明灭。一去又一年,一年何时彻。有此迢递期,不如生死别。天公隔是妒相怜,何不便教相决绝。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779—831
唐河南人,字微之。歷舉明經、書判拔萃、才識兼茂明于體用諸科,憲宗元和初拜左拾遺。論事為執政者所忌,出為河南尉,復遷監察御史。與內官爭廳,貶江陵士曹參軍。元和末召拜膳部員外郎。穆宗長慶中,荊南監軍宦官崔潭峻進其歌詞于帝,擢知制誥,進中書舍人、翰林學士承旨,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因裴度彈劾而罷相,出為越州刺史、浙東觀察使。文宗大和中,官武昌節度使,卒。稹詩風平易,與白居易齊名,時稱元白,號“元和體”。宮中呼為“元才子”。在越州與竇鞏唱和,號“蘭亭絕唱”。所作傳奇《會真記》為后來《西廂記》所本。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