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来京洛三年未尝饱见春物。今岁江梅始开,复事远行。虎苬丹房东岫诸亲友折花酌酒于明秀峰下,仍借东坡先生赤壁词韵,出妙语以惜别。辄亦继作,致言叹不足之意。
离骚痛饮,笑人生佳处,能消何物。江左诸人成底事,空想岩岩青壁。五亩苍烟,一丘寒玉,岁晚忧风雪。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
我梦卜筑萧闲,觉来岩桂,十里幽香发。嵬隗胸中冰与炭,一酌春风都灭。胜日神交,悠然得意,遗恨无毫发。古今同致,永和徒记年月。
蔡松年(1107~1159)字伯坚,因家乡别墅有萧闲堂,故自号萧闲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金代文学家。宋宣和末从父守燕山,宋军败绩随父降金,天会年间授真定府判官。完颜宗弼攻宋,与岳飞等交战时,蔡松年曾为宗弼“兼总军中六部事”,仕至右丞相,封卫国公,卒谥“文简”。松年虽一生官运亨通,其作品在出处问题上却流露了颇为矛盾的思想感情。内心深处潜伏着的民族意识使他感到“身宠神已辱”,作品风格隽爽清丽,词作尤负盛名,与吴激齐名,时称“吴蔡体”,有文集《明秀集》传世。
《大辞海》:蔡松年(1107—1159)金文学家。字伯坚,号萧闲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以宋人而随父降金,官至右丞相,加仪同三司,封卫国公。工诗,风格清俊,部分作品流露出对仕金的悔恨,表达了归隐的心情。也能词,与吴激齐名,时号“吴蔡体”。有词集《萧闲老人明秀集》,魏道明注。
《大辞海》:蔡松年(1107—1159)金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字伯坚。北宋末知燕山府蔡靖之子。随父降金。天会时为真定府判官。熙宗时任汴京行台尚书省刑部郎中,为都元帅完颜宗弼总军中六部事。入朝为刑部员外郎。皇统七年(1147年)诬吏部侍郎田瑴致死,迁左司员外郎。海陵王时擢户部尚书,使宋贺正旦。进参知政事,迁尚书右丞、左丞。天德三年(1151年)与张浩主持扩建燕京城,营建宫室。正隆三年(1158年)为尚书右丞相,封卫国公。工诗,风格清俊,部分作品流露出对仕金的悔恨,表达了归隐的心情。也能词,有词集《明秀集》,魏道明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