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长安晚秋拼音版

长安晚秋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5 0:50:45

全文注音

  • cháng
  • ān
  • wǎn
  • qiū
  •  
  • táng
  •  
  • zhào
  • yún
  • liáng
  • shǔ
  • liú
  •  
  • hàn
  • βiā
  • gōng
  • què
  • dòng
  • gāo
  • qiū
  •  
  • cán
  • xīng
  • βǐ
  • diǎn
  • yàn
  • hγng
  • sài
  •  
  • cháng
  • shēng
  • rγn
  • lωu
  •  
  • yàn
  • bàn
  • kāi
  • βú
  • βìng
  •  
  • hωng
  • luò
  • βìn
  • zhǔ
  • lián
  • chωu
  •  
  • zhèng
  • měi
  • guī
  •  
  • kōng
  • dài
  • nán
  • guān
  • xuγ
  • chǔ
  • qiú
  •  

原文

长安晚秋
[唐代]赵嘏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释

〔凄清〕指秋天到来后的那种乍冷未冷的微寒,也有萧索之意。清,一作“凉”。
〔拂曙〕拂晓,天要亮还未亮的时候。
〔流〕指移动。
〔汉家宫阙(què)〕指唐朝的宫殿。
〔动高秋〕形容宫殿高耸,好像触动高高的秋空。
〔残星,天将亮时的星星。雁横塞〕因为是深秋,所以长空有飞越关塞的北雁经过。横,渡越过。塞,关塞。
〔长笛〕古管乐器名,长一尺四寸。
〔紫艳〕艳丽的紫色,比喻菊花的色泽。
〔篱〕篱笆。
〔红衣〕指红色莲花的花瓣。
〔渚〕水中小块陆地。
〔鲈(lú)鱼正美〕西晋张翰,吴(治今江苏苏州)人。齐王司马冏执政时,任为大司马东曹掾。预知司马冏将败,又因秋风起,想念故乡的菜莼鲈鱼脍的美味,便弃官回家。不久,司马冏果然被杀。
〔南冠〕楚冠。因为楚国在南方,所以称楚冠为南冠。《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后用以“南冠”指囚徒或战俘。

相关推荐

赵嘏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存诗二百多首,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大辞海》:赵嘏唐诗人。字承祐,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会昌四年(公元844年)登进士第。官渭南尉。诗风清圆流畅,格律工稳,与杜牧、许浑颇相近。所作“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二句,为杜牧激赏,称“赵倚楼”。有《渭南诗集》。敦煌遗书中存其所作《读史编年诗》残卷。今人有《赵嘏诗注》。

《中国文学家大词典》:(806?—852)字承祐,行二十二,楚州山阳(今江苏淮阴)人。大和时,游元稹浙东幕,复为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幕宾。尝应进士试未第,遂寓居长安,陪接卿相,出入馆阁。会昌间,返江东,家于浙西。四年,方登进士第。大中中,任渭南尉,世称“赵渭南”。卒,年四十余。嘏于当时颇有诗名。与诗人杜牧友善,其《早秋》诗之“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句,尤为杜牧所激赏,称其为“赵倚楼”。尤工七言律诗,清圆熟练,颇多佳句。胡震亨谓其“才笔欲横,故五字即窘,而七字能拓。蘸毫浓,揭响满,为稳于牧之,厚于用晦。若加以清英,砭其肥痴,取冠晚调不难矣”(《唐音癸签》)。《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渭南集》三卷﹑《编年诗》二卷。辛文房谓其《编年诗》系“取十三代史事迹,自始生至百岁,岁赋一首﹑二首,总得一百一十章”(《唐才子传》)。《直斋书录解题》则记《渭南集》一卷。《编年诗》,今残存于敦煌遗书中。《全唐诗》编其诗为二卷,见卷五四九﹑五五○。此外,《全唐诗逸》卷上尚收其零句七联。《全唐诗补编·补逸》卷一二补诗一首,《补遗》卷七又补三首句一,《续拾》卷二九亦补一首六句。生平事迹见《唐摭言》卷一五﹑《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五六﹑《唐才子传校笺》卷七。今人谭优学著有《赵嘏行年考》。(吴在庆)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