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齐侯之子,卫侯之妻。
东宫之妹,邢侯之姨,
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
四牡有骄,朱幩镳镳。
翟茀以朝。
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罛濊濊,鳣鲔发发。
葭菼揭揭,庶姜孽孽,
庶士有朅。
〔硕人〕高大白胖的人,美人。当时以身材高大为美。此指卫庄公夫人庄姜。
〔颀(其)〕修长貌。
〔衣锦〕穿着锦衣,翟衣。“衣”为动词。
〔褧(窘)〕妇女出嫁时御风尘用的麻布罩衣,即披风。
〔齐侯〕指齐庄公。
〔子〕这里指女儿。
〔卫侯〕指卫庄公。
〔东宫〕太子居处,这里指齐太子得臣。
〔邢〕春秋国名,在今山东邢台。
〔姨〕这里指妻子的姐妹。
〔谭公维私〕意谓谭公是庄姜的姐夫。谭,春秋国名,在今山东历城。维,其。私,女子称其姊妹之夫。
〔荑(题)〕白茅之芽。
〔领〕颈。
〔蝤蛴(求其)〕天牛的幼虫,色白身长。
〔瓠犀(户西)〕瓠瓜子儿,色白,排列整齐。
〔螓(秦)〕似蝉而小,头宽广方正。螓首,形容前额丰满开阔。
〔蛾眉〕蚕蛾触角,细长而曲。这里形容眉毛细长弯曲。
〔倩〕嘴角间好看的样子。
〔盼〕眼珠转动,一说眼儿黑白分明。
〔敖敖〕修长高大貌。
〔说(税)〕通“税”,停车。
〔农郊〕近郊。一说东郊。
〔四牡〕驾车的四匹雄马。
〔有骄〕骄骄,强壮的样子。“有”是虚字,无义。
〔朱幩(坟)〕用红绸布缠饰的马嚼子。
〔镳镳(标)〕盛美的样子。
〔翟茀(敌扶)〕以雉羽为饰的车围子。翟,山鸡。茀,车篷。
〔夙退〕早早退朝。
〔河水〕特指黄河。
〔洋洋〕水流浩荡的样子。
〔北流〕指黄河在齐卫间北流入海。
〔活活(郭)〕水流声。
〔施〕张,设。
〔罛(孤)〕大的鱼网。
〔濊濊(或)〕撒网入水声。
〔鱣(沾)〕鳇鱼。一说赤鲤。
〔鲔(委)〕鲟鱼。一说鲤属。
〔发发(拨)〕鱼尾击水之声。一说盛貌。
〔葭(家)〕初生的芦苇。
〔菼(坦)〕初生的荻。
〔揭揭〕长貌。
〔庶姜〕指随嫁的姜姓众女。
〔孽孽〕高大的样子,或曰盛饰貌。
〔士〕从嫁的媵臣。
〔有朅(怯)〕朅朅,勇武貌。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