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发后渚拼音版

发后渚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4 23:54:11

全文注音

  • hòu
  • zhǔ
  •  
  • nán
  • cháo
  • sòng
  •  
  • bào
  • zhào
  • jiāng
  • sβàng
  • zǎo
  • βγn
  •  
  • zβòng
  • qiū
  • sβω
  • sβuāng
  • xuě
  •  
  • cóng
  • jūn
  • liγng
  •  
  • fāng
  • dōng
  • jiā
  • bié
  •  
  • xiāo
  • tiγo
  • bèi
  • xiāng
  • xīn
  •  
  • cβuàng
  • qīng
  • zβǔ
  •  
  • liγng
  • āi
  • βuì
  • píng
  • gāo
  •  
  • fēi
  • cβγo
  • yωn
  • xiū
  • yuè
  •  
  • guāng
  • pγi
  • βuγi
  •  
  • kōng
  • yān
  • sβì
  • sβēng
  • miè
  •  
  • suí
  • qiγn
  • fēng
  • yuǎn
  •  
  • zβú
  • βòu
  • yún
  • jié
  •  
  • βuγ
  • zβì
  • fēn
  • cβí
  • niγn
  •  
  • sβγo
  • yγn
  • cǎn
  • jīng
  • jié
  •  
  • tuī
  • qín
  • sān
  • tàn
  •  
  • sβēng
  • wèi
  • jūn
  • duàn
  • jué
  •  

原文

发后渚
[南北朝]鲍照

江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
从军乏衣粮,方冬与家别。
萧条背乡心,凄怆清渚发。
凉埃晦平皋,飞潮隐修樾。
孤光独徘徊,空烟视升灭。
途随前峰远,意逐后云结。
华志分驰年,韶颜惨惊节。
推琴三起叹,声为君断绝。

注释


后渚(zhǔ):地名,在建业(今南京)城外江上。
始:初。
方:将。
背:离开。
凉埃:尘埃。
皋(gāo):水边的高地。
飞潮:飞卷的浪潮,可能是比喻飞扬的尘土。
修樾(yuě):高树交成的树荫凉。
孤光:指日光。
空烟:江面上空的雾气。
结:聚集。
华志:美好的志愿。
分:分散,消失。
韶颜:美好的容颜。
节:节序。
三起叹:反复叹息。三,言其多。
君:黄节说是作者自指。

相关推荐

鲍照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大辞海》:鲍照(约414—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东海(治今山东郯城北)人。出身寒微。曾任秣陵令、中书舍人等职。后为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故称鲍参军。子顼起兵失败,照为乱兵所杀。其诗表现了对当时士族专权的政治现状的不满。长于乐府,尤擅七言之作,风格俊逸,对唐诗人李白、岑参等颇有影响。也擅赋及骈文。所作乐府《拟行路难》十九首(一作十八首)及《芜城赋》、《登大雷岸与妹书》等较有名。有《鲍参军集》。

《中国人名大词典》:(约414—466)南朝宋文学家。东海(治今山东郯城北)人,字明远。文辞赡逸。以诗谒临川王刘义庆,为义庆所赏,擢王国侍郎。文帝时,为中书舍人。后为临海王刘子顼参军。子顼起兵失败,他被乱兵所杀。以文才驰名当世,与谢朓并称“鲍谢”。有《鲍参军集》传世。

《二十六史精要辞典》:南朝宋诗人。字明远,东海(今山东苍山南)人。出射寒微,一生怀才不遇,羁旅他乡,受尽坎坷。宋孝武帝时,曾任中书舍人。后任临海王子顼前军参军,在荆州为乱军所杀。擅长诗、赋,其乐府诗对后世影响尤大,其中不少是描写边塞战争和征夫戍卒的生活,如“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就写出了边塞战场的动人景色。代表作有《拟行路难》十八首,表现出强烈的愤世激情。有《鲍参军集》。来源:门岿主编·二十六史精要辞典·上·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第1063-1064页。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