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荡上帝,下民之辟。
疾威上帝,其命多辟。
天生烝民,其命匪谌。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文王曰咨,咨汝殷商。
曾是彊御,曾是掊克。
曾是在位,曾是在服。
天降滔德,女兴是力。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
而秉义类,彊御多怼。
流言以对,寇攘式内。
侯作侯祝,靡届靡究。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
女炰烋于中国,敛怨以为德。
不明尔德,时无背无侧。
尔德不明,以无陪无卿。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
天不湎尔以酒,不义从式。
既愆尔止,靡明靡晦。
式号式呼,俾昼作夜。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
如蜩如螗,如沸如羹。
小大近丧,人尚乎由行。
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
匪上帝不时,殷不用旧。
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
曾是莫听,大命以倾。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
人亦有言,颠沛之揭。
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荡荡〕放荡不守法制的样子。
〔辟〕君王。
〔疾威〕暴虐。
〔辟〕邪僻。
〔烝〕众。
〔谌〕诚信。
〔鲜〕少。
〔克〕能。
〔咨〕感叹声。
〔女〕汝。
〔曾是〕怎么这样。
〔彊御〕强横凶暴。
〔掊克〕聚敛,搜括。
〔服〕任。
〔滔〕通“慆”,放纵不法。
〔兴〕助长。
〔力〕勤,努力。
〔而〕尔,你。
〔秉〕把持,此指任用。
〔义类〕善类。
〔怼〕怨恨。
〔寇攘〕像盗寇一样掠取。
〔式内〕在朝廷内。
〔侯〕于是。
〔作祝〕诅咒。
〔届〕尽。
〔究〕穷。
〔炰烋〕同“咆哮”。
〔无背无侧〕不知有人背叛反侧。
〔陪〕指辅佐之臣。
〔湎〕沉湎,沉迷。
〔从〕听从。
〔式〕任用。
〔愆〕过错。
〔止〕容止。
〔式〕语助词。
〔蜩〕蝉。
〔螗〕又叫蝘,一种蝉。
〔丧〕败亡。
〔由行〕学老样。
〔奰〕愤怒。
〔覃〕延及。
〔鬼方〕指远方。
〔时〕善。
〔典刑〕同“典型”,指旧的典章法规。
〔颠沛〕跌仆,此指树木倒下。
〔揭〕举,此指树根翻出。
〔本〕根。
〔拨〕败。
〔后〕君主。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