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旁。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归来良未央。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①挽歌:挽柩者所唱哀悼死者的歌,泛指对死者悼念的诗歌或哀叹旧事物灭亡的文辞。
②非命促:并非生命短促。意谓牛死属于自然规律,故生命并无长短之分。促,短促。
③昨暮:昨晚。同为人:指还活在世上。
④今旦:今晨。鬼录:迷信中冥间记录死人的名册,指死去。此处叹生死无常。
⑤魂气:灵魂,指人的精神意识。《左传·昭公七年》疏:“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散何之:散归何处。
⑥枯形:枯槁的尸体。奇空木:安放于棺木之中。
⑦索:寻找。
⑧觉:辨别。
⑨千秋万岁:千年万年,形容岁月长久。
⑩湛(zhàn):澄清。空觞:空酒杯。此处是说往日的空酒杯中,如今盛满了澄清的奠酒。
⑪春醪(láo):指春天新酿熟的酒。一般新酒,大抵于秋收后开始酝酿,第二年春天便可饮用。浮蚁:酒的表面泛起一层泡沫,如蚁浮于上。语出张衡《南都赋》:“醪敷径寸,浮蚁若萍。”刘良注:“酒膏径寸,布于酒上,亦有浮蚁如水萍也。”
⑫肴(yáo)案:指摆在供桌上的盛满肉食的木盘。肴,荤菜。案,古代进食用的一种短脚木盘。盈:指摆满。
⑬傍:即“旁“。
⑭高堂:高大的厅堂。
⑮荒草乡:指荒草丛生的坟地。逯本据《乐府诗集》于此句后校增“荒草无人眠,极视正茫茫”二句,为诸本所无。然此二句与第三首“四面无人居”“荒草何茫茫”等句重复,故当删去。
⑯出门去:指出殡。
⑰良未央:未有尽头,遥遥无期。良,确,诚。一本作“夜”。
⑱何:何其,多么。茫茫:无边无际的样子。
⑲萧萧:风吹树木声。
⑳严霜:寒霜,浓霜。
㉑送我出远郊:指出殡送葬。
㉒无人居:指荒无人烟。
㉓嶕(jiāo)峣(yáo):高耸的样子。
㉔马:指拉灵枢丧车的马。
㉕萧条:风声。
㉖幽室:指墓穴。
㉗朝(zhāo):早晨,天亮。
㉘贤达:古时指有道德学问的人。无奈何: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指皆不免此运。
㉙向:先时,刚才。
㉚各自还其家:《文选》作“各已归其家”。
㉛已歌:已经在欢快地歌唱了。是说人们早已忘了死者,不再有悲哀。
㉜何所道:还有什么可说的呢。道,说,谈。
㉝托体:寄身。山阿(ē):山陵。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365或376—427
東晉廬江潯陽人,字淵明。一說名淵明,字元亮。陶侃曾孫。起家州祭酒,不堪吏職,辭歸。復為鎮軍、建威參軍、彭澤令。郡遣督郵至,潛不愿為五斗米折腰,安帝義熙二年,即去官隱居,賦《歸去來兮》以明志。義熙末,征著作佐郎,不就。自以曾祖晉世宰輔,恥復屈身后代,入南朝宋,不肯復仕。所著文章,皆題年月。義熙以前,書晉代年號,南朝宋以后,唯云甲子。躬耕自資,嗜酒,善為詩文。私謚靖節。今存《陶淵明集》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