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年少,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新月。
喜迁莺:词牌名,又名“鹤冲天”、“喜迁莺令”、“早梅芳”、“春光好”、“燕归来”、“万年枝”、“烘春桃李”等,有小令和长调两体。小令起于唐代 ,长调起于宋代。
梅霖:即梅雨。又称黄梅雨。初夏时节出今江淮一带较长的阴雨天气,因时值梅子黄熟,故称。霖,久雨。
初歇:刚刚停下来。
乍:恰。
绛蕊(jiàng ruǐ):红色的花蕊,此指石榴花蕊。绛,赤色,火红。
海榴:即石榴,又名海石榴,因来自海外,故名。诗文中多指石榴花,石榴于农历五月开花。
角黍:即粽子,以箬叶或芦苇叶等裹米黍蒸煮使熟,状如三角,故称。《本草纲目·谷部四》:“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心之形,故曰棕,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馈送。或言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饲蛟龙也。”
包金:黍米色黄,故曰“包金”。
香蒲:指菖蒲,水草名。叶狭长似剑形,有香气。古代习俗于端午节饮用菖蒲叶浸制的酒,谓可去疾疫。或用菖蒲与艾叶扎束,悬于门前,以为可禳毒气。
切玉:割玉,形容刀剑极其锋利。此处指蒲根切段,腌制而成的菜。玉,香蒲色绿,故以“玉”喻之。
是处:到处。
玳筵(dài yán):玳瑁筵,指豪华的宴席。
斗巧:斗百草的游戏。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
玉腕(wàn):雪白的手腕,指代女子。
彩丝双结:把彩丝连结在手腕上。《荆楚岁时记》:“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彩丝,古代习俗,端午节以五色彩丝系臂,谓可辟邪祟,又名“长命缕”。
舣(yǐ)彩舫(fǎng):把彩船停靠在岸边,舣船拢岸。舣,将船停靠岸边。
两两:一双双,一对对。
喧雷:喧响声如雷。
锦标:锦制的标旗,现泛指授给竞赛优胜者的奖品。
方彻:才结束。彻,结束。
高揭:高高掀起,指日暮仍有人观竟渡。
归棹(zhào):指归舟。
钩:形容新月如钩。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
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大辞海》:黄裳(1043—1129)北宋哲学家、文学家。字冕仲,一作勉仲,号演山,又号紫玄翁,南剑州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年)进士第一,曾官集贤校理、礼部尚书,知青州、福州等地。卒谥忠文。喜道家玄秘之书,爱作尘外之语,诗文俱有骨力。有《演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