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拼音版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9/14 22:24:15

全文注音

  • rén
  • jiē
  • yǒu
  • rěn
  • rén
  • zhī
  • xīn
  •  
  • xiān
  • qín
  •  
  • mèng
  •  
  •  
  •  
  •  
  • βèng
  • yuē
  •  
  •  
  • rγn
  • jiē
  • yǒu
  • rěn
  • rγn
  • zhī
  • xīn
  •  
  • xiān
  • wáng
  • yǒu
  • rěn
  • rγn
  • zhī
  • xīn
  •  
  • yǒu
  • rěn
  • rγn
  • zhī
  • zhèng
  •  
  • rěn
  • rγn
  • zhī
  • xīn
  • xíng
  • rěn
  • rγn
  • zhī
  • zhèng
  •  
  • zhì
  • tiān
  • xià
  • yùn
  • zhī
  • zhǎng
  • shàng
  •  
  • suǒ
  • wèi
  • rγn
  • jiē
  • yǒu
  • rěn
  • rγn
  • zhī
  • xīn
  • zhě
  •  
  • jīn
  • rγn
  • zhà
  • jiàn
  • jiāng
  • jǐng
  •  
  • jiē
  • yǒu
  • chù
  • yǐn
  • zhī
  • xīn
  •  
  • fēi
  • suǒ
  • jiāo
  • zhī
  • βǔ
  •  
  • fēi
  • suǒ
  • yāo
  • xiāng
  • dǎng
  • pγng
  • yǒu
  •  
  • fēi
  • shēng
  • γr
  • rán
  •  
  • yóu
  • shì
  • guān
  • zhī
  •  
  • yǐn
  • zhī
  • xīn
  •  
  • fēi
  • rγn
  •  
  • xiū
  • zhī
  • xīn
  •  
  • fēi
  • rγn
  •  
  • ràng
  • zhī
  • xīn
  •  
  • fēi
  • rγn
  •  
  • shì
  • fēi
  • zhī
  • xīn
  •  
  • fēi
  • rγn
  •  
  • yǐn
  • zhī
  • xīn
  •  
  • rγn
  • zhī
  • duān
  •  
  • xiū
  • zhī
  • xīn
  •  
  • zhī
  • duān
  •  
  • ràng
  • zhī
  • xīn
  •  
  • zhī
  • duān
  •  
  • shì
  • fēi
  • zhī
  • xīn
  •  
  • zhì
  • zhī
  • duān
  •  
  • rγn
  • zhī
  • yǒu
  • shì
  • duān
  •  
  • yóu
  • yǒu
  •  
  • yǒu
  • shì
  • duān
  • γr
  • wèi
  • nγng
  • zhě
  •  
  • zγi
  • zhě
  •  
  • wèi
  • jūn
  • nγng
  • zhě
  •  
  • zγi
  • jūn
  • zhě
  •  
  • fán
  • yǒu
  • duān
  • zhě
  •  
  • zhī
  • jiē
  • kuò
  • γr
  • chōng
  • zhī
  •  
  • ruò
  • huǒ
  • zhī
  • shǐ
  • rán
  •  
  • quán
  • zhī
  • shǐ
  •  
  • gǒu
  • nγng
  • chōng
  • zhī
  •  
  • bǎo
  • hǎi
  •  
  • gǒu
  • chōng
  • zhī
  •  
  • shì
  • βǔ
  •  
  •  

原文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秦]孟子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对照翻译

      孟子曰:“
      孟子说:“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每个人都有同情和关怀他人的心情。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古代的圣王正因为有这种同情心,才建立了体恤百姓的政治制度。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
  • 〔运:运转,转动。〕
  • 之掌上。
    用这种同情和关怀他人的心情,去施行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会像在手掌上转动小物件一样轻松。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同情和关怀他人的心情。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
  • 〔怵(chù)惕:惊骇,恐惧。〕
  • 恻隐之心;
    是因为假如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快要掉进井里了,他一定会感到惊恐并产生同情之心。
    非所以内交
  • 〔内(nà)交:结交。内,同“纳”。〕
  • 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
  • 〔要(yāo)誉:博取名誉。要,求取。〕
  • 于乡党
  • 〔乡党:同乡。〕
  • 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
  • 〔非恶其声而然:并非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
  • 也。
    这不是因为他想借此结交孩子的父母,也不是为了在乡邻朋友中赢得好名声,更不是因为讨厌孩子的哭声才产生这种反应的。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由此可见,没有同情心的人,简直不配做人;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没有羞耻心的人,简直不配做人;
    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没有谦让心的人,简直不配做人;
    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没有是非心的人,也简直不配做人。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同情心是仁的起点;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羞耻心是义的起点;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谦让心是礼的起点;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是非心是智的起点。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
  • 〔四体:四肢。〕
  • 也。
    人拥有这四种品质,就像天生有四肢一样自然。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如果一个人明明具备这四种品质却认为自己做不到,那就是自暴自弃;
    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如果认为他的君主做不到,那就是对君主的轻视和放弃。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 〔达:流通,指泉水涌出。〕
    凡是拥有这四种品质的人,都应该懂得去扩展和充实它们,就像火焰刚刚燃起,泉水刚刚涌出一样。
    苟能充之,足以保
  • 〔保:安定。〕
  • 四海;
    如果能够不断扩展这些品质,就足以使天下安定;
    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如果不能扩展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可能成问题。”

注释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
〔不忍人,即怜爱别人。忍人,狠心对待别人。
〔运〕运转,转动。
〔怵(chù)惕〕惊骇,恐惧。
〔恻隐〕哀痛,怜悯(别人的不幸)。
〔内(nà)交〕结交。内,同“纳”。
〔要(yāo)誉〕博取名誉。要,求取。
〔乡党〕同乡。
〔非恶其声而然〕并非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
〔羞恶(wù)〕对自身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
〔辞让〕谦逊推让。
〔端〕萌芽,发端。
〔四体〕四肢。
〔贼〕伤害。
〔然〕同“燃”。
〔达〕流通,指泉水涌出。
〔保〕安定。

相关推荐

孟子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