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国人莫知。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之。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適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春王正月〕此篇是对《春秋·隐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一句的“微言大义”作解释。题目是后人所加,但已略去“元年”二字。
〔王正月〕君主即位后改用新的历法那一年的第一个月。
〔元年〕指鲁隐公元年(公元前年)。
〔君之始年〕人君即位开始的那一年。
〔岁之始也〕一年的开头一个季节。
〔文王〕即周文王姓姬,名昌,周王朝的第一代君主。
〔曷〕何。
〔大一统〕指整个天一统在天子下,服从天子的命令。
〔公〕指鲁隐公,名息姑鲁惠公弗皇之子。惠公元妃为孟子。孟子卒,续娶声子为妾,生隐公后又娶宋武公之女为夫人,生桓公轨。惠公卒,桓公年幼隐公摄政,所以《春秋》在隐公元年就没有书“公即位”三字。这句说,《春秋》在隐公元年为什么不书“公即位”呢?是为了成全隐公本人的意愿。
〔桓幼而贵〕谓桓公年纪虽小,但因为他的母亲为宋武公之女,其地位贵重。
〔尊卑也微〕意指隐公桓公的母亲都是后娶的姬妾,谁尊谁卑,区别微小。
〔国人〕国都内的人。扳
〔攀援,攀附。隐于是焉而辞立〕如果隐公在这个时候辞让君位。相辅佐。
〔为桓立也〕意指隐公同意立自己为君,乃是为了将来立桓公而考虑的。适通“嫡”,正妻所生之子。
〔子〕指庶子,一般姬妾所生之子。
〔子以母贵〕做儿子的地位尊贵,是依靠他母亲地位尊贵而来。〕
《公羊传》又名《春秋公羊传》,儒家经典之一。上起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相传其作者为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齐人公羊高。起初只是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由公羊寿与胡母生(子都)一起将《春秋公羊传》着于竹帛。《公羊传》有东汉何休撰《春秋公羊解诂》、唐朝徐彦作《公羊传疏》、清朝陈立撰《公羊义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