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乐游园歌拼音版

乐游园歌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5 2:05:40

全文注音

  • yóu
  • yuán
  •  
  • táng
  •  
  • yóu
  • yuán
  • sēn
  • shuǎng
  •  
  • yγn
  • mián
  • cǎo
  • zhǎng
  •  
  • gōng
  • huá
  • yán
  • shì
  • zuì
  • gγo
  •  
  • qín
  • chuγn
  • duì
  • jiǔ
  • píng
  • zhǎng
  •  
  • cháng
  • shēng
  • piáo
  • shì
  • zhēn
  • shuài
  •  
  • gèng
  • tiáo
  • γn
  • kuáng
  • huγn
  • shǎng
  •  
  • qīng
  • chūn
  • làng
  • βú
  • róng
  • yuán
  •  
  • bái
  • léi
  • tíng
  • jiγ
  • chéng
  • zhàng
  •  
  • chγng
  • qíng
  • kγi
  • dié
  • dàng
  • dàng
  •  
  • jiγng
  • cuì
  • pái
  • yín
  • bǎng
  •  
  • βú
  • shuǐ
  • huái
  • xiù
  • βγn
  •  
  • yuán
  • yún
  • qīng
  • qiè
  • shēng
  • shàng
  •  
  • què
  • nián
  • nián
  • rén
  • zuì
  • shí
  •  
  • zhǐ
  • jīn
  • wèi
  • zuì
  • xiγn
  • bēi
  •  
  • shù
  • jīng
  • bái
  • βà
  • pγo
  •  
  • bǎi
  • βá
  • shēn
  • bēi
  •  
  • shèng
  • cháo
  • zhī
  • jiàn
  • shì
  • chǒu
  •  
  • huáng
  • tiγn
  •  
  • shēn
  • yǐn
  • guī
  • chù
  •  
  • cγng
  • máng
  • yǒng
  • shī
  •  

原文

乐游园歌
[唐代]杜甫

乐游古园崒森爽,烟绵碧草萋萋长。
公子华筵势最高,秦川对酒平如掌。
长生木瓢示真率,更调鞍马狂欢赏。
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
阊阖晴开昳荡荡,曲江翠幕排银榜。
拂水低徊舞袖翻,缘云清切歌声上。
却忆年年人醉时,只今未醉已先悲。
数茎白发那抛得,百罚深杯亦不辞。
圣朝亦知贱士丑,一物自荷皇天慈。
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


注释

⑴乐游园:即乐游原,在长安城南,汉宣帝时建,始称乐游苑,地势最高,四望宽敞,为唐代游赏胜地。

⑵崒(zú):山高危貌。森爽:萧疏貌,是说乐游园上的树木参天。正因树木不密集才见得其高。

⑶绵:延绵,笼罩。

⑷公子:指筵席主人杨长史。势:地势。

⑸“秦川”句:《三秦记》:长安正南秦岭,岭根水流为秦川,又名樊川。这里当指长安周围的平原,因居高俯视而觉其平坦如掌。《长安志》载:“乐游原居京城之最高,四望宽敞,京城之内,俯视如掌。”

⑹长生木瓢:长生木做的瓢,《西京杂记》载上林苑有长生木。示真率:主人用长生木瓢盛酒,表明他的真率。

⑺调(tiáo):戏弄。

⑻青春:犹言青青,河水碧绿。芙蓉园:在乐游园西南,中有芙蓉池。张礼《游城南记》载:“芙蓉园在曲江西南,与杏园皆秦宜春下苑地。园内有池,谓之芙蓉池,唐之苑也。”

⑼雷霆:指宫廷仪仗队的赫赫声势。夹城仗:《两京新记》:“开元二十年,(唐玄宗)筑夹城入芙蓉园。”从这句开始转入对玄宗出游芙蓉园之盛大景况的描写。

⑽阊(chāng)阖(hé):天门。这里借指宫城的正门。詄(dié)荡荡:阔大之意。

⑾曲江:在乐游园西南,今西安市东南十里。翠幕:贵族游宴时搭建的帐幕。排:指压倒性的气势。银牓(bǎng):宫殿门端所悬金碧辉煌的匾额。

⑿“拂水”两句:写芙蓉园和曲江的皇家歌舞。“缘云”句,形容歌声嘹亮,攀援云层而上达青天。

⒀只今:如今。

⒁百罚:多次罚酒。深杯:满杯。

⒂圣朝:有道之邦。这里指当时的朝廷。贱士:杜甫自称。《论语》:“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

⒃一物:仇兆鳌注释为酒,沈德潜以为是杜甫自谓。当释为一草一木、万事万物。荷,承载。

⒄无归处:包含复杂内涵。一是仕途不得志,满腔抱负无所托,二是没有志同道合者。

⒅苍茫:暮色貌。融合全诗则含有前途渺茫的身世之感、对国家政治的忧虞之感以及念天地悠悠的历史深沉感。 


相关推荐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712—770
        杜甫:唐河南鞏縣人,祖籍襄陽,字子美,自稱杜陵布衣,又稱少陵野老。杜審言孫。初舉進士不第,遂事漫游。后居困長安近十年,以獻《三大禮賦》,待制集賢院。安祿山亂起,甫走鳳翔上謁肅宗,拜左拾遺。從還京師,尋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棄官客秦州、同谷,移家成都,營草堂于浣花溪,世稱浣花草堂。后依節度使嚴武,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代宗大歷中,攜家出蜀,客居耒陽,一夕病卒于湘江舟中。甫工詩歌,與李白齊名,并稱李杜。后人又稱其為詩圣,稱其詩為“詩史”。名篇甚多,為世傳誦。有《杜工部集》。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