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复台拼音版

复台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4 13:14:51

全文注音

  • tái
  •  
  • míng
  • qīng
  • chū
  •  
  • zhèng
  • chéng
  • gōng
  • kāi
  • jīng
  • zβēn
  • zβú
  • βé
  •  
  • sβí
  • niγn
  • sβω
  • xiān
  •  
  • tiγn
  • βéng
  • sβàng
  • yǒu
  • sān
  • qiān
  •  
  • jiān
  • guān
  • rěn
  •  

原文

复台
[清代]郑成功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注释

①荆榛:丛生的荆棘。

②十年: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③田横句:田横本齐王,汉灭楚后,横和他的部下五百余人逃亡海岛,汉高祖招降,横以为耻,自杀身亡,他的部下闻讯,也全体自杀;这里作者自比田横,表示他和同他一道入台的三千部下是同患难、共生死的战友。

④间关:道路险阻难行。


相关推荐

徐志摩
曹元用
卢照邻
李涉
杜甫
陆云

郑成功

郑成功(1624年(天启四年)8月27日~1662年(康熙元年)6月23日),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出生于日本肥前平户,福建泉州南安人,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1662年(清康熙元年,永历十六年)五月初八,郑成功急病而亡,年仅39岁。

《大辞海》:郑成功(1624—1662)明清之际收复台湾的名将。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郑芝龙之子。南明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永历帝封为延平郡王。隆武二年(1646年)阻父降清不成,起兵抗清,移师南澳(今属广东)。后以金门、厦门为根据地,连年出击粤江浙等地。永历十三年(1659年)与张煌言合兵,进入长江围攻南京,兵败退守厦门。十五年率领将士数万人,自厦门出发,经澎湖,于台湾禾寮港(在今台南境)登陆,围攻荷兰总督所在地赤嵌城(今台南市西安平),经过八个月的战斗,康熙元年(1662年)二月一日荷兰总督揆一投降,台湾重回祖国怀抱。他在台湾建立行政机构,推行屯田,促进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五个月后病死,子郑经嗣位。郑成功

《二十六史精要辞典》:又名森,字大木。福建泉州人。父芝龙,原是海盗颜思齐部下,后降于明福建巡抚沈犹龙。成功的生母,是日本平户田川氏之女。清军入关后,郑成功去南京,师事钱谦益,福王败,谦益降,郑芝龙和其弟郑鸿逵拥立唐王,唐王见成功忠心可嘉,赐姓朱,改名为成功,令统禁旅,封忠孝伯,挂招讨大将军印。顺治三年(1646),郑芝龙要降清,成功哭谏,不听。结果去福州降了博洛。成功生母被清军污辱而自杀。唐王也被俘身死。顺治四年(1647),郑成功在泉州宣布起义,不久就攻克海澄、泉州、同安、诏安、惠来、潮阳、厦门、金门、漳浦、漳州等地。声威大振。桂王晋封成功为漳国公。清廷命郑芝龙写书招降,被成功坚决回绝。顺治十六年(1655),成功与张煌言由崇明入长江,克瓜州,攻下镇江。煌言又进军芜湖,安徽各地纷纷反正,得四郡三州二十四县。但成功不听部将甘辉先取扬州再取南京的建议。而是直取南京,结果清兵总督郎廷佐请宽三十日之限再投降,中了缓兵计,清廷援兵赶到,夜袭成功军,成功大败,损失战船五百只。成功退回厦门。顺治十七年(1660),清军攻厦门,被成功大败,清兵十死六七。芝龙以“通海”罪,被杀。顺治十八年(1661),郑成功率兵攻台湾,荷兰总督揆一被围九月后投降。郑成功于康熙元年(1662)二月一日光复台湾,结束了荷兰殖民者三十八年的统治。同年五月病卒,年三十九。来源:门岿主编·二十六史精要辞典·下·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第2923页。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