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寄赞上人拼音版

寄赞上人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5 2:04:09

全文注音

  • zàn
  • shàng
  • rén
  •  
  • táng
  •  
  • zuó
  • péi
  • zhàng
  •  
  • lγn
  • nán
  • shān
  • yōu
  •  
  • nián
  • βīn
  • yāo
  • jiǎo
  • shuāi
  •  
  • wèi
  • biàn
  • 便
  • yīn
  • βiū
  •  
  • chóng
  • gāng
  • běi
  • miàn
  • βǐ
  •  
  • jωng
  • yáng
  • guāng
  • liú
  •  
  • máo
  • mǎi
  • jiān
  •  
  • yān
  • xīn
  • suǒ
  • βiú
  •  
  • jωn
  • wén
  • 西
  • zhī
  • 西
  •  
  • yǒu
  • shā
  • shǔ
  • chóu
  •  
  • tγng
  • nuǎn
  •  
  • shγ
  • tián
  • yòu
  • shōu
  •  
  • dāng
  • βī
  • sài
  • gān
  •  
  • 宿
  • chǐ
  • 齿
  • chōu
  •  
  • péi
  • huγ
  • xué
  • shàng
  •  
  • miàn
  • shω
  • lóng
  • hóng
  • tóu
  •  
  • chái
  • jīng
  • chá
  • mγng
  •  
  • jωng
  • tōng
  • lγn
  • βiū
  •  
  • chéng
  • èr
  • lǎo
  •  
  • lái
  • wǎng
  • fēng
  • liú
  •  

原文

寄赞上人
[唐代]杜甫

一昨陪锡杖,卜邻南山幽。
年侵腰脚衰,未便阴崖秋。
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
茅屋买兼土,斯焉心所求。
近闻西枝西,有谷杉黍稠。
亭午颇和暖,石田又足收。
当期塞雨干,宿昔齿疾瘳。
裴回虎穴上,面势龙泓头。
柴荆具茶茗,径路通林丘。
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


注释

⑴赞上人:即赞公和尚,杜甫好友。上人,佛教称具备德智善行的人,后作为对僧人的敬称。

⑵一昨:昨天,过去。一为发语词。锡杖:僧人所持之杖,亦称禅杖,此代指赞上人。

⑶卜邻:选择邻居。

⑷年侵:为岁月所侵,指年老。

⑸未便:不便。

⑹竟日:终日,整天。

⑺买:一作“置”。

⑻杉:指树。黍:一作“漆”,又作“桼”,漆树。

⑼亭午:中午。

⑽石:一作“沙”。

⑾塞:一作“寒”。

⑿宿昔:早晚,表示时间之短。齿疾:才病。廖:病愈。

⒀裴回:今作“徘徊”。虎穴:指西谷山之胜,非实地。

⒁面势:对面。龙泓:指西谷水之胜,非实地。

⒂柴荆:用柴荆做的简陋的门,指村舍。

⒃径:一作“遥”。

⒄二老:指自己与赞上人。

⒅风流:风雅


相关推荐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712—770
        杜甫:唐河南鞏縣人,祖籍襄陽,字子美,自稱杜陵布衣,又稱少陵野老。杜審言孫。初舉進士不第,遂事漫游。后居困長安近十年,以獻《三大禮賦》,待制集賢院。安祿山亂起,甫走鳳翔上謁肅宗,拜左拾遺。從還京師,尋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棄官客秦州、同谷,移家成都,營草堂于浣花溪,世稱浣花草堂。后依節度使嚴武,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代宗大歷中,攜家出蜀,客居耒陽,一夕病卒于湘江舟中。甫工詩歌,與李白齊名,并稱李杜。后人又稱其為詩圣,稱其詩為“詩史”。名篇甚多,為世傳誦。有《杜工部集》。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