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古墙行拼音版

古墙行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2 23:28:06

全文注音

  • qiáng
  • xíng
  •  
  • yuán
  •  
  • yáng
  • zài
  • jiàn
  • yán
  • bái
  • nán
  • shí
  •  
  • xún
  • wáng
  • shēn
  • pèi
  • ān
  • wēi
  •  
  • shū
  • ēn
  • zhω
  • zhuàng
  • wèi
  •  
  • suō
  • bǎn
  • zāi
  • gàn
  • yóu
  • piān
  •  
  • xià
  • chā
  • jiāng
  • chéng
  • dàn
  • shā
  •  
  • wǎng
  • chω
  • shān
  • βǔ
  • jiāo
  •  
  • zhàng
  • βián
  • βīn
  • bīnɡ
  •  
  • lián
  • yún
  • xīng
  • bǎi
  •  
  • yǐn
  • zhuī
  • shω
  • zhī
  • tiγ
  • shí
  • jiān
  •  
  • chánɡ
  • chénɡ
  • zài
  • shω
  • rán
  •  
  • shàng
  • gōng
  • fēn
  • jīn
  • βián
  •  
  • huān
  • shēnɡ
  • léi
  • dònɡ
  • chuán
  •  
  • γr
  • lái
  • shùn
  • bǎi
  • nián
  •  
  • gāo
  • wéi
  • jīng
  • tuī
  • βiān
  •  
  • huá
  • táng
  • sǎn
  • wén
  • chǔ
  •  
  • βiáo
  • cǎn
  • dàn
  • βī
  • hán
  • yān
  •  
  • huāng
  • yuán
  • fǎng
  • 访
  •  
  • suǒ
  • jiàn
  • wéi
  • cún
  • zhàng
  • xún
  •  
  • fèi
  • huài
  • zhōng
  • jiē
  • 鹿
  • yóu
  •  
  • piāo
  • líng
  • shāng
  • yáng
  •  
  • wáng
  • sūn
  • yán
  • lèi
  •  
  • wéi
  • yán
  • wáng
  • sūn
  •  
  • sūn
  • zài
  • shω
  • duò
  • mén
  •  
  • yīng
  • gōng
  • shàng
  • guān
  • fáng
  •  
  • jūn
  • bǎi
  • èr
  • shù
  •  
  • rén
  • shēnɡ
  • guω
  • dàng
  • βǔ
  •  
  • kuàng
  • yǒu
  • cháng
  • cái
  • wén
  • shèn
  •  
  • ɡōnɡ
  • hóu
  • zhī
  • hòu
  • chū
  •  
  • hǎo
  • jiā
  • shēng
  • βí
  •  

原文

古墙行
[元代]杨载

建炎白马南渡时,循王以身佩安危。
疏恩治第壮舆卫,缩板栽干由偏裨。
下锸江城但沙卤,往夷赤山取焦土。
帐前亲兵力如虎,一日连云兴百堵。
引锥试之铁石坚,长城在此势屹然。
上功幕府分金钱,欢声如雷动地传。
尔来瞬息逾百年,高崖为谷惊推迁。
华堂寂寞散文础,乔木惨淡栖寒烟。
我入荒园访遗古,所见惟存丈寻许。
废坏终嗟麋鹿游,飘零不记商羊舞。
王孙欲言泪如雨,为言王孙毋自苦。
子孙再世隳门户,英公尚及观房杜。
如君百不一二数,人生富贵当自取,
况有长才文甚武。
公侯之后必复初,好把家声继其祖。

相关推荐

杨载

  杨载(1271—1323)元代中期著名诗人,与虞集、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为“元诗四大家”。字仲弘,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延祐二年进士,授承务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杨载文名颇大,文章以气为主,诗作含蓄,颇有新的意境。

《大辞海》:杨载(1271—1323)元诗人。字仲弘,浦城(今属福建)人,移居杭州。皇庆初,以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与修《武宗实录》。延祐二年(1315年)登进士第,除饶州路同知浮梁事,迁宁国路总管府推官。论诗主张复古,谓“诗当取材于汉魏,而音节则以唐为宗”。其诗与虞集、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元诗四大家”。有《杨仲弘诗集》。另有《诗法家数》,但《四库全书总目》谓系伪托。

《中国人名大词典》:(1271—1323)元杭州(今属浙江)人,字仲弘。年四十,不仕。后因荐以布衣召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与修《武宗实录》。延祐时中进士,授浮梁州同知,迁宁国路推官,未赴而卒。其文自成一家,诗亦新颖,颇受赵孟頫推重。有《杨仲弘诗集》。

《中国文学家大词典》:(1271——1323)字仲弘,建宁蒲城(今属福建)人,后徙杭州。少孤,博涉群书,年四十不仕,户部贾国英数荐于朝,以布衣召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与修《武宗实录》。调管领系官海船万户府照磨,兼提控案牍。延祐初应科举,进士及第,授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迁宁国路总管府推官。至治三年(1323)卒,年五十三。他的文章深得赵孟??推重,因而名动京师,《元史·儒学传》说:“其文章一以气为主,博而敏,直而不肆,自成一家言。”黄溍称赞他的文章“如长风怒帆,一瞬千里”。但他的散文已丧失殆尽。杨载讲究诗法,顾嗣立称“当时之论诗法者,以仲弘为首”,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更谓虞集得诗法于杨载。他是元诗四大家之一,被虞集誉为“百战健儿”。瞿佑曾亲见其诗稿,“字画端谨,而前后点窜殆尽,盖不苟作如是”,惟其认真,字句锻炼便见功力,明胡应麟摘元人五律,便选了杨载诗。他推崇汉﹑魏﹑盛唐诗歌,认为学诗应由此入门,说:“诗当取材于汉魏,而音节则以唐为宗”。瞿佑《归田诗话》对他的诗作甚为欣赏,认为其诗“沉雄典实”。他的各体诗中都有佳作,最为人传诵的是七律《宗阳宫望月》,这是他的成名之作,在当时分韵赋诗者中是“首唱”,又被人称为杨诗中的“绝唱”。七言歌行则写得雄浑流丽,《古墙行》﹑《梅梁歌》在当时就为人所推许,正见“百战健儿”的风貌。四大家之一的范梈对杨评价颇高,他序《仲弘集》说:“仲弘之天禀旷达,气象宏朗,开口议论,直视千古。每大众广席,占纸命词,敖睨横放,尽意所止,众方拘拘,己独坦坦,众方纡徐,己独驰骏马之长坂而无留行。……要一代之杰作也。”杨慎在《升庵诗话》中两次抨击杨载,那是因为他将《唐音》的编者杨士弘误作杨仲弘。在虞﹑杨﹑范﹑揭四家中,杨诗流传下来最少,因杨死时,其子尚幼,残稿流落,无人编次。今传诗集名《杨仲弘集》,八卷,另有《诗法家数》(四库馆臣认为此书系伪托)。生平事迹见《杨仲弘墓志铭》(《金华黄先生文集》卷三三)﹑《元史》卷一九○﹑《蒙兀儿史记》卷一二○﹑《新元史》卷二三七。(史铁良)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辽金元卷》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