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安辑岭表事平罢归拼音版

安辑岭表事平罢归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5 2:51:21

全文注音

  • ān
  • lǐng
  • biǎo
  • shì
  • píng
  • guī
  •  
  • táng
  •  
  • qiáo
  • yωn
  • duān
  • xiǎng
  • βīng
  • xiàn
  •  
  • xiāng
  • βiàn
  •  
  • tiān
  • wàng
  • yuè
  • tγi
  •  
  • hǎi
  • βǐ
  • yōu
  • zāi
  •  
  • liù
  • yuè
  • fēi
  • péng
  •  
  • sān
  • niγn
  • ruì
  • zhì
  • lγi
  •  
  • βìng
  • yγo
  • tóng
  • zhù
  • chū
  •  
  • shān
  • xiǎn
  • shí
  • mén
  • kāi
  •  
  • wéi
  • chγn
  • luò
  •  
  • zhān
  • huī
  • huò
  •  
  • zhāo
  • zhāo
  • hγn
  • duō
  •  
  • zhēnɡ
  •  
  • bγi
  • βiǎn
  • chéng
  • chγo
  • xiàn
  •  
  • zhū
  • fāng
  • luò
  •  
  • βì
  • hóng
  • tiān
  • guǎng
  • 广
  •  
  • qiě
  • huγng
  • ēn
  •  
  • huγng
  • ēn
  • wài
  •  
  • βǐng
  • yǒng
  • lγi
  •  
  • shēng
  • shuò
  • chén
  • tiān
  •  
  • tγn
  • chǎng
  • bài
  • lǎo
  •  
  • βiàng
  • gōng
  • tāo
  • βiàng
  • lüè
  •  
  • huγng
  • shí
  • qǐn
  • bīnɡ
  •  
  • fǎn
  • pèi
  • shōu
  • lónɡ
  •  
  • kōng
  • yíng
  • βí
  • niǎo
  •  
  • luò
  • chéng
  • fēn
  • ǎi
  •  
  • píng
  • gāo
  • shì
  • βīn
  • dài
  •  
  • dōng
  • ōu
  • kàng
  • yuè
  •  
  • nγn
  • dǒu
  • lín
  • kuài
  •  
  • chūn
  • rào
  • biān
  • chuí
  •  
  • fēi
  • huā
  • chū
  • huāng
  • wài
  •  
  • huì
  • fēn
  • βī
  •  
  • chγng
  • chuān
  • yóu
  •  
  • fēnɡ
  • shēnɡ
  • dān
  • guì
  • wǎn
  •  
  • yωn
  • cāng
  •  
  • zhω
  • qīng
  • βiāng
  •  
  • guī
  • xuān
  •  
  • chγng
  • huì
  • bǎi
  • mγn
  •  
  • chēn
  • βìn
  • wěi
  • chóng
  • guān
  •  
  • xué
  • βīn
  • dāo
  • shǐ
  • 使
  •  
  • kōng
  • chí
  • bǎo
  • βiàn
  • huγn
  •  

原文

安辑岭表事平罢归
[唐代]李峤

云端想京县,帝乡如可见。
天涯望越台,海路几悠哉。
六月飞鹏去,三年瑞雉来。
境遥铜柱出,山险石门开。
自我违瀍洛,瞻途屡挥霍。
朝朝寒露多,夜夜征衣薄。
白简承朝宪,朱方抚夷落。
既弘天覆广,且谕皇恩博。
皇恩溢外区,憬俗咏来苏。
声朔臣天子,坛场拜老夫。
绛宫韬将略,黄石寝兵符。
返旆收龙虎,空营集鸟乌。
日落澄氛霭,凭高视襟带。
东瓯抗於越,南斗临吴会。
春色绕边陲,飞花出荒外。
卉服纷如积,长川思游客。
风生丹桂晚,云起苍梧夕。
去舳舣清江,归轩趋紫陌。
衣裳会百蛮,琛赆委重关。
不学金刀使,空持宝剑还。

相关推荐

李峤

  李峤(644~713),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大辞海》:李峤(约645—约714)唐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二十岁举进士。历仕高宗、武后、中宗三朝,官至中书令。玄宗即位,贬为庐州别驾。为诗讲求声律,多咏物之作。《汾阴行》感慨遥深,玄宗许为“真才子”之作。与同乡苏味道齐名,合称“苏李”;又与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并称“文章四友”。有集五十卷,已散佚。其咏物诗一百二十首,以习用典故作诗,近似类书,流传颇广。宋时称为《单题诗》。日本传本则称《杂咏百二十首》,有《佚存丛书》本。此书又有唐张庭芳注本,日本存抄本多种。另明人辑其诗为《李峤集》三卷。今人有《李峤诗注》。《全唐文》收其文八卷。

《中国文学家大词典》:(645?——714?)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十五岁通“五经”。二十岁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授长安尉,迁监察御史﹑给事中。忤武后旨,出为润州司马。后诏为凤阁舍人。圣历初,迁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转成均祭酒,领修《三教珠英》。中宗即位,贬为通州刺史。数月后召回,授礼部侍郎,封赞皇县男。未几,迁礼部尚书,进封县公。神龙二年为中书令。景龙二年,加修文馆大学士。三年虽罢中书令,仍以特进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即位,贬为怀州刺史。玄宗立,贬滁州别驾,改庐州别驾卒。峤为武后及中宗朝四位大学士之一,文学声名卓著,所作多为时人传诵。其诗多应制﹑咏物之作,词采典丽。《汾阴行》最为脍炙人口,唐玄宗以此称之为“真才子”。咏物诗亦受时人重视。少与乡人苏味道齐名,合称“苏﹑李”;又与崔融﹑苏味道﹑杜审言并称“文章四友”。晚年为文章宿老,学者多取法之。原集五○卷,已散佚,明人辑成《李峤集》三卷,收诗一七七首,有《唐五十家诗集》本﹑《唐百家集》本。《李峤杂咏》(佚存丛书本)收录咏物诗一二○首,张庭芳为之作注。《全唐诗》卷五七至六一编其诗为五卷,《全唐诗补编·续补遗》卷一补一首,《续拾》补二首又二句。《全唐文》卷二四二至二四九编其文为八卷,《唐文拾遗》卷一六补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九四﹑《新唐书》卷一二三本传﹑《大唐新语》卷八。(金涛声)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